職場中,調查顯示近兩成企業監控員工聊天
請用微信掃一掃
分享
近兩成企業監控員工聊天
林逸得知公司對msn、QQ私人聊天記錄進行監控后,她將此事發帖到微博,引來眾多網友跟帖。有網友說自己公司“QQ圍脖不能登陸,手機定位,MSN監控,郵件留痕,身后有攝像頭,監控不留死角。”一項調查顯示,中國近兩成的公司對員工的網聊記錄、電子郵件內容進行監控。針對監控行為,員工和公司各執一詞,其中九成員工因此沒有了安全感。
某化妝品公司網管小孫表示,稍有規模的公司都有專職網管,如今各種電腦監控軟件銷售火爆,這類軟件能即時監控員工聊天,還能查看員工的上網記錄、文件操作記錄、電腦屏幕記錄、郵件內容,讓管理者真正掌握員工的一切行為,甚至現在還有一些熱賣的軟件能“禁止或限制微博”。只要網管打開專用軟件,將所要監控的IP輸入電腦,對方電腦顯示的內容立刻就能全部顯示出來,網管可以隨意點擊進入一名員工電腦,調出該員工的聊天記錄。
大多員工持隱忍態度
為何越來越多的公司采取監控手段?一家制造業公司副總經理肖常博表示,公司給每個員工配備電腦后,發現以前經常出去跑的業務員也不愛出門了,中午休息的時候大家也不午休了,大多都利用上班時間和朋友網上閑扯,或者看網絡電影,因此公司不得不采取一些約束手段。另一家IT公司部門經理李建表示,他們公司做監控是為了防止員工通過網絡把公司的競標文件和價格透露給競爭對手。
對于監控,少部分員工選擇對抗,比如炒老板魷魚甚至將企業告上法庭。更多人選擇沉默接受。在松江某工廠工作的操作工吳波被問及對企業監視的態度,表示 “起初的抱怨總是有的,最后忍了,也就習慣了。 ”
未事先告知即構成侵權
上海江三角律師事務所首席合伙人、勞動法專家陸敬波表示,侵犯員工個人隱私的情況長期以來一直存在,特別是在一些高科技、生產等行業。隱私權是公民享有的權利,員工的隱私權若受到侵犯,可以向企業要求承擔民事責任。我國至今還未對個人隱私權進行單獨立法保護,侵犯個人隱私權按照侵犯名譽權處理。針對各類職場常見的涉及侵犯員工隱私的情況,法律也有不同的解釋。若企業在公共場所,比如會議室、公共辦公區域安裝攝像頭,并通過書面形式告知員工,不屬侵犯個人隱私權;若在非公共場所安裝攝像頭,如更衣室、廁所等地方安裝攝像頭,屬于違法;無論在何種情況下,對員工進行搜身、物品搜查、私人手機監聽、私人手機定位等都是違法的。此外,對于QQ、MSN聊天記錄監控的問題則一直以來都有爭議,業內的觀點是,只要公司明確重申公司電腦只能用于工作、并告知員工公司有監控部門會隨時監控聊天記錄,請不要把屬于個人隱私的信息通過公司電腦傳播,就不構成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