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管理者需要擁有的三只眼
請用微信掃一掃
分享
第一只眼是商業之眼
商業、競爭和經濟永遠是人力資源管理的出發點和歸宿,離開這些,人力資源管理就可能是自說自話。人力資源管理自身是個小循環,無論采用何種模式,必定要遵循一定的內在邏輯,自成小宇宙,但不可因此而矜持或僵持,否則就容易陷入封閉,最終很可能與經營管理的實際脫節。人力資源的小循環一定要融入企業和社會經濟的大循環,聯動乃至互動,才可為自身找到正確的視角,得以實現人力資源的核心使命。
以商業之眼觀之,關注經濟,關注商業模式,關注競爭,乃至以商業的視角審視自身,才能貫穿組織結構的藩籬,感受內部隱匿的經濟規律和管理規律,就等同于從外部設置了一個動態的參照系和傳感器,看到更多,更主動。
以商業之眼觀之,是模式感,用商業模式和管理體系思考,把握邏輯,洞察因果。
第二只眼是自然之眼
人力資源管理者要活在自然之中,而不是自我之中。不能因為接觸或者處理過人性的暗色區域就以之障目,時間一久甚至以尖刻、乖戾、刻薄的負面情緒和方式處理事務,這樣雖可得一時之話語權或滿足感,但最終也會誤傷自己。
人力資源管理者心中要永遠懷有陽光、色彩和希望,也要能給人以陽光、色彩和希望,還要能永遠看到人性的多姿多彩和諸多優點,猶如萬態紛呈之大美自然。還要把人放在自然大美之中,以自然之眼觀之,方可剛柔并濟,激勵與約束并重,盡人之性,而后才可盡物之性,這不僅是工作之法,也是修身之法。
以自然之眼觀之,是超越感,超越人性的表象,塑造新的平衡。
第三只眼是專業之眼
分工與整合永遠是人類社會的主旋律。源自上世紀初的工業化革命和由此而導致的專業分工,使得人力資源得以獨立章節,開門立戶,成為一門管理專業,而非其他領域的附庸。人力資源管理者要相信自己的專業,永葆專業自信,而不為其他領域所擠占或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