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下的工作者:夏天賺錢真不容易的職業
請用微信掃一掃
分享
停車收費員:最擔心有人賴停車費
上午10時,氣溫開始升高,吳山廣場旁高銀街,一位大娘頭戴草帽,身穿長袖和長褲,正繞著十幾個車位來回查看。原來,她是一位停車收費員。
“我每天早上8時不到就在這了,要先核對過夜車輛信息。一天13個小時,眼睛時刻盯著這幾個車位,到了晚上9時才能下班。”大娘說,她叫劉健芳,河南人,今年已經51歲了。
“中午太陽很大,我也不敢坐著休息。萬一車走了,沒及時收費,這錢就要算自己的了。一小時工資12元7角,少收一輛車就要扣6元。”劉健芳邊說,眼睛邊留意著車輛停放情況。這時,一輛車從30米外的車位駛出,劉健芳忙跑過去,邊跑邊喊停車,但那輛奧迪在經過劉健芳時反而加快速度,逃離了。
“遇到這種人,還是很寒心的。好在不多。”劉健芳說。
中午12時,日頭更盛,劉健芳買了兩元的米飯,坐在路旁就著自腌的咸菜快速解決了午餐,又不顧滿頭大汗,迅速站到烈陽下,看護車輛。長時間的陽光刺激,劉健芳得了輕度青光眼。一天13小時的站立,又使她患上了靜脈曲張。
過了十分鐘,一位中年男子來取車,向劉健芳打了聲招呼。“他是在這附近上班的,每天停車就熟悉起來了,還給我送防中暑的藥呢。雖然每個月工資只有1470元,算上獎金也不到2000元。但我很看重這份工作,總要對得起這些車的車主。”劉健芳說。
空調維修工:夏天賺錢多,也最累
中午12時,正是上班族午休的時段。空調維修工方河長卻騎著電瓶車,載著十幾斤重的工具箱和制冷劑鋼瓶忙不迭地上了路。這位25歲的小伙,江西贛州人,在杭州做空調維修已有五年。
過了半小時,方河長來到了一個建筑工地,這里有4臺空調需要維修。
“最近生意太好了,我們要從早上7時到干晚上9時,忙地我連中飯都顧不上吃。”說話的時候,方河長又接到了一個客戶電話。
二樓,空調外機都被架在離地四米多高的兩條黃色細鐵管上,方河長麻利地打開工具箱,系上安全帶,輕巧地跳到窗外,身體半蹲檢修起外機。
“我們一般沒什么防暑措施,就是多喝水,4個人一起工作,一天下來起碼要喝光30瓶水。”方河長笑著說。
“維修空調算是最輕松的活了,安裝空調那才是苦呢!前幾天,有個工友在高樓外安裝空調外機,裝到手腳都是汗。安電線時,突然觸電了,被送到醫院搶救,現在都不敢再裝空調了。”方河長說。
“一個夏天賺一年的工錢,累是肯定的。但有錢賺,還是開心的。”一直到下午2時,方河長才檢修完四臺空調。他又拎著工具趕往下一戶人家。
賣冰人:每天感受“冰火兩重天”
下午3時,記者來到市區的一個農貿市場,看到一位老師傅正光著胳膊,用刀劈著七八十斤重的大冰塊。他叫方成,在這里開冰鋪已經20年了。
“夏天一到,人們對冰的需求量就更多了,我們從早忙到晚。”方成說。
“很多人以為,我們圍著冰塊工作很愜意,其實很難受。”方成說,在冰庫走進走出,內外溫差有個五六十度,體質不好的人,當場就會感冒,對身體傷害不小。
記者跟隨方成進入冰庫,體驗“冰火兩重天”。一打開冰庫,一陣白霧迎面而來,剛開始感覺涼爽舒適,幾分鐘后,整個人便感到極其寒冷,而步出冰庫大門時,一陣熱浪撲面而來,汗很快從額頭滴下來,十分不舒服。
“我們每天凌晨2時起床,到冰廠拉冰,在那里搬冰更加冷哩。剛開始幾年,真的吃不消,全身骨頭都不舒服。后來,也就耐冷耐熱了。”方成的妻子徐大姐說。
“真的是辛苦錢,不容易。”冰鋪邊一位賣水果的大媽湊過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