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力:如何向解放軍看齊
請用微信掃一掃
分享
“國內國外,有相當大一部分的優秀企業領軍人,具有軍隊履歷。”孫軍正說,“柳傳志、張瑞敏、任正非等等,都曾在軍隊服役。”
被譽為實戰執行力第一人,中國執行力研究院院長的孫軍正,在長期關注企業執行力的過程中,發現了這樣一個有趣的現象。
為什么這些企業能夠成功?孫軍正對這一問題研究良多,后來他遇到從事解放軍執行力研究的聚成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王樂平,兩人思想碰撞,于是有了《解放軍執行力》一書的出版問世。
解放軍的完美執行力
孫軍正在很早的時候就意識到執行力對于企業以及政府機關單位的重要性,“沒有執行力,一切都是空談。”
在研究中國企業管理問題的過程中,孫軍正發現,很多平庸的企業與國內外成功企業相比,造成差距的往往就是執行力。
聚成商學院的調查表明:成功的企業,20%靠戰略、60%靠企業各層管理者的執行力、其余20%是環境等因素。
“執行就是把想法變成行動,把行動變成結果,把結果變成利潤。”孫軍正解釋,“無論多么宏偉的藍圖,多么正確的決策,多么嚴謹的計劃,如果沒有高效的執行力,最終都會淪為紙上談兵。”
在為企業服務的多年來,孫軍正發現,企業執行力低下是一個頑疾,如何解決這個問題?解放軍執行力的完美體現,讓他找到了解決問題的關鍵。
“在軍隊中,決定一場戰役勝利的,不僅僅是先進的武器和睿智的軍事戰術,更是那些能夠自始至終貫穿整個作戰思想、誓死服從命令的軍人。而解放軍無疑是對作戰思想貫徹的最徹底的軍隊。”
孫軍正研究企業歷史時發現,成功的企業往往都有一位有軍隊背景的領導者在出謀劃策。
比如聯想前董事長柳傳志、華遠總裁任志強、萬科董事長王石,不僅如此,這些企業家對于自己的軍隊經歷在企業中的作用,也有著很高的評價。
萬科董事長王石就曾說過,“部隊生活的磨礪對我日后的成功有著巨大的聯系。”
不僅僅是國內,就是在國外也有案例。通用電氣董事長杰克。韋爾奇說過,“當人們梳理企業管理的歷史時,驚奇地發現,對管理作出最大貢獻的,并不是企業家、學者、商學院,而是軍隊。”
“因此,可以說,軍隊是最好的商學院,而企業要學習的,正是軍隊的執行力。”孫軍正開始思考,如果解放軍的執行力能夠運用到企業中,會產生怎樣的效果呢?企業是否可以借鑒解放軍執行力的培養模式?
紀律是基礎
事實上,孫軍正在研究中發現,國內早已有不少成功的企業在執行解放軍的執行力模式。
“聯想、海爾、華為、華遠、萬科等中國最優秀的企業,都在推行解放軍執行力模式。”其中華為的成功,更讓不少人關注到任正非曾是軍人,企業界更是掀起一股學習華為的熱潮。
那么,解放軍執行力的基礎是什么?
在《解放軍執行力》一書中,孫軍正研究大量的企業后總結稱是紀律。“無規矩不成方圓,解放軍的戰斗力正是源于其紀律性。”
孫軍正認為,紀律是人類社會中維持人與人之間正常關系的法則,是人們必須遵守的一種社會規范條文。“如果公司沒有規章制度,員工隨意挑戰上司權威,就會導致生產力下降。”
“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規章制度,遵守公司的紀律,也就是服從上級命令,聽從上級指揮,不遵守紀律,意味著與‘公司’作對。”
在孫軍正看來,紀律往往與公司的經濟效益相關。“一個公司制定制度,往往是從自身核心利益出發,也就是說,紀律意味著企業利益。”
“紀律的本質就是維護企業核心利益,提高人的職業素養。”聚成集團曾經做過這樣一個統計,93%的企業管理者最反感下屬的這樣幾個特點:不遵守紀律和規定、自以為是、懶惰和浮躁。
事實上,紀律性是軍隊執行力的保障,也是企業需要學習的一個關鍵。
當然,紀律不僅僅應該用強制的措施,在孫軍正看來,企業員工遵守紀律應該有一個從被制約到自覺遵守的轉變。
“在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后,要讓員工在服從紀律的前提下發揮主觀能動性。德魯克曾經說過,領導不能依靠行政命令讓下屬達成目標,而應該引導員工制定目標,自己進行管理,自覺采取措施完成目標。”
溝通是一把金鑰匙
當然,僅僅有紀律是不夠的,事實上,中國大多數企業都制定有很好的紀律章程,但是這些章程依然得不到執行,究其原因,孫軍正認為是大多數企業缺乏一個溝通的平臺。
“大多數企業,只是機械地推行規章制度,忽視了對溝通的重視,而溝通恰恰是培養員工對企業認同感的最好手段。”
在孫軍正的理論里,員工對企業、對管理者的認同感,是企業能夠徹底執行戰略的一個重要手段。“如果說紀律是保障的話,溝通就是橋梁,只有溝通,才能讓員工認識并進一步認同企業文化。”
在孫軍正的構想里,溝通是人與人之間思想、信息的傳遞,溝通具有三個特點,非權力支配性、非責任限定性和認同疏導性。
“非權力支配性就是不受權力和地位支配,這也就是體現出溝通的公平性;而非責任限定性,則是說溝通是一件極其普通的事,不受個人責任支配;認同疏導性,則說明了溝通的兩個特點:認同感和疏導性。”
孫軍正認為,企業管理者與普通員工的溝通,應該是站在一個平等公平的角度,不應該以居高臨下的姿態進行,否則,可能會帶來相反的效果。
“管理者應該找到更好的溝通模式,不應該僅僅局限于談話,集體活動、聚會,都是很好的溝通手段。”
事實上,孫軍正把溝通看成是企業管理者與員工的一種職業素養,“管理者不善溝通,很難聽取員工意見;而員工不善溝通,則很難讓管理者認識員工特點、發揮他的長處。”
而且“如果企業管理者只是機械地執行一系列規章制度,而不能聽取普通員工的意見和建議,反而可能會給企業帶來不可挽回的后果。”
“溝通是一把金鑰匙,每個人都應該利用好手中的這把金鑰匙。”
企業應如何培養員工執行力
▼軍令如山倒——絕對服從的生存法則。 “軍令如山倒,軍中無戲言”,這是每一支優秀部隊都具備的基本素質。在職場中,這句話的體現則是:對于上級的工作指令,職工應該做到第一要堅決服從,不存二心;第二要執行到位,不打折扣。
▼加強紀律性。解放軍的紀律性,保證了解放軍的強大凝聚力和戰斗力,同樣,紀律是執行文化的精髓,每一個企業都有自己特定的規章制度,這就是企業的紀律。嚴明的紀律是企業實施高效運轉的首要前提,企業要培養員工自覺遵守企業制度的意識。
▼步調一致才能勝利。團隊精神在軍隊和企業中同樣重要,一個企業中,各個團體如能從全局出發,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企業就能健康發展。培養團隊精神,需要培養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培養上下級之間的信任感,只有這樣,才能融合成一個真正的團隊。
▼不要說,去做——腳踏實地的執行風格。企業應培養員工務實的作風,員工應結合自身情況,有目標、有計劃、有步驟地完成某項工作。
▼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在戰場上,情況瞬息萬變,戰局變幻莫測,沒有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只能被動挨打。
職場同樣是變化無常的,如果思想僵化、因循守舊,一味地循規蹈矩、不懂思變,就不可能把工作做得出色,企業也就可能成為行業內的頂尖企業。因此,企業應培養員工的創新、實干巧干精神。
▼注重培養員工的職業素質。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大練兵、大比武是解放軍的一個優良傳統,只有平時多流汗,在戰爭時候,才能更好地消滅敵人、保護自己。在職場上,也必須培養和提高員工的職業素養,只有這樣,才能在與其他企業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