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王是一個剛剛步入職場兩年的年輕職員,經過了兩年的努力工作,就在前幾天,終于得到了領導的提拔。這一下可讓小王高興得不得了,于是他鼓起勇氣,在單位的微信群里,發了一個1000塊的大紅包,想以此來感謝領導的提拔??蛇@不發不要緊,一發卻發出了問題。領導在群里嚴厲指責了小王的行為,痛罵了小王一頓,這一下,把小王給整懵了。他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事,讓領導如此大動肝火,因此憋了一肚子委屈。而領導從那以后,就再也沒有...
最近,一則熱議話題引關注:“用離職心態去工作有什么感受?”有網友說:“當然是爽爆了啊。懟天懟地懟老板,誰也別想拿捏我。自從有了離職心態后,工作中干的每一件事都像是在交待后事,別提有多開心。”當“離職心態”被鼓吹,甚至跟職場幸福感直接掛鉤后,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成為“離職心態”的踐行者,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相信“心中有辭呈,職場永無敵”。但是,擁有“離職心態”并非熟用辭職威脅,更非“破罐子破摔”,稍不順心就...
有點復雜,但建議耐心閱讀,定有所獲~作者 | 人神共奮來源 | 人神共奮(ID:tongyipaocha)1/4電器的幸福指數京東發布了一份特別有意思的報告《京東電器消費指數報告》,把家用電器作為衡量幸福感的維度,具體方法是這樣的:先讓用戶為自己所買的電器打分,范圍從0到100,如果你認為購買該電器的目的是純粹為了提高生活工作的效率,沒有任何娛樂等提升幸福感的目的,那就是0分,相反,如果你認為購買該電器的目的純粹是為了提升幸福...
很少有人喜歡求助他人,因為求助涉及一系列社會威脅,包括被拒絕的可能、自降地位的風險等。而職場新人們更是如此,他們往往特別希望能展現自己的專業技能、工作能力以及自信心,求助同事因此變得更加別扭。但在現代組織中,一個人想獲得發展,不求助他人根本不可能。在今天的“職場新人指南”主題文章里,作者要告訴你的是,我們該如何更有效地尋求幫助?如何在麻煩別人的時候不讓對方感到困擾?代價和收益也許,最容易讓我們在求...
第一則:保持危機感工作不養閑人,團隊不養懶人。第二則:讓自己升值入一行, 先別惦記著能賺錢, 先學著讓自己值錢。第三則:停止抱怨沒有哪個行業的錢是好賺的,沒有哪個公司是完美的,沒有哪個崗位是輕松的。第四則:別怕受氣干工作,沒有哪個是順利的,受點氣是正常的。第五則:眼光不放在錢上,才能賺到錢賺不到金錢,賺知識;賺不到知識,賺經歷;賺不到經歷,賺閱歷;以上都賺到了 就不可能賺不到錢。第六則:態度第一只有先...
蘇軾有一句膾炙人口的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每個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風景便也截然不同。就像這張圖:無論是“6”還是“9”,其實都沒有錯,位置不同而已。人生的很多爭執與困惑也是如此,換個角度、換個位置,便能豁然開朗。換位思考,心就寬了《莊子·齊物論》說: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意思是說:在這里是對的,在那里就是錯的了。有一次,蘇東坡去拜訪王安石,在書房等候時看到桌上有一首沒寫完的詩:“...
在企業經營中,有時候員工眼中“別家的公司”往往很不錯,并且拿過來與自己公司對比。舉兩個例子,在企業做管理的朋友應該比較熟悉。01案例一:別家的工資有多高有個區域財務部經理跟人力資源部經理抱怨說工資太低,每個月只有12000元,說市場上同業某家公司財務部經理每月有30000元。人力資源部經理問了句,那家公司的規模多大?財務經理說不出準確數,只是覺得應該比自己公司規模大好多倍。還有句話人力資源部經理沒好意思直接問...
明明對下屬說過“你需要有更強的意識”,下屬卻遲遲沒有改變。明明告訴過下屬“你只要為團隊付出,自然會得到更好的評價”,下屬還是只顧自己。本來想給下屬提建議,結果說著說著,卻偏離了本意。“不管講多少次,下屬依然故我?!薄拔艺f東,下屬卻往西,真令人頭疼?!蹦闶欠褚灿羞^類似的體驗?“以為自己已經講清楚了,可下屬并沒有聽進去。”這種溝通上的問題每天都在發生。 語言既可以是武器,也可以是兇器。恰當的話語能夠提高...
- 6419
- 2 職場勵志故事1646
- 1451
- 1239
- 1229
- 1216
- 1130
- 1108
- 1065
- 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