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個子比老板高,面試被刷了”
請用微信掃一掃
分享
為什么公司越小,招聘要求越高越奇葩?有網友說:管理上不規范,想一出是一出。
想來的確如此,當一家公司對待招聘沒有固定標準和規則,反而是隨性而為,才會常常制定奇葩門檻,讓很多優質人才望而卻步。
這樣的公司,也并不建議大家去試水,畢竟招聘條件奇葩的背后,往往預示企業內部存在問題。
1
奇葩招聘條件是表
隱形歧視是里
有網友說到,曾經去面試一家公司的儲備干部的時候,面試官非常直接地給出了錄用條件:
沒結婚的我們不要(隨時可能結婚),結了婚沒孩子的不要(隨時可能生孩子),生一個孩子的不要(隨時可能生二胎),生兩個孩子也不要(一心撲在孩子身上,沒法專心工作)。
該網友說到,繞了這么多彎子,設置一系列奇葩條件,不就是為了告訴應聘者,不要女生嗎?
另一個網友談到有一次面試,經理接連問了好幾個問題:“結婚了嗎?”、“為什么沒結婚?”、“都這么大了,也沒有女朋友嗎?”、“鬧分手?什么原因?”。
最后,稀里糊涂回答了一堆與崗位條件不相關的問題后,經理竟然說:“你連女朋友都哄不住,怎么哄得住公司500多人?”
不得不說,這樣的奇葩條件,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但更進一步想,很多公司制定奇葩招錄條件,不直接拒絕面試者,而是拐彎抹角地告訴你,不符合條件,讓你知難而退。表面上是條件奇葩、門檻奇高,實際上卻是該公司對部分應聘者的群體歧視。
充滿歧視氛圍的公司,只會消耗你,而不會重用你,早早地在前期過濾掉這樣的公司,是最明智之選。
2
奇葩條件之下
是對人才的模糊定位
招聘條件可以看做是一家公司的臺面和臉面,招聘條件越奇葩,越說明公司對于目標崗位職責不明晰,對人才招錄的需求沒有清晰的定位,只能倚靠沒固定方式考量的其他屬性要求去評定。
例如,在某應屆生招聘現場,一家營銷策劃公司打出口號:大學期間沒談過戀愛、沒被追過、連暗戀對象都沒有的,一律不考慮。該公司負責人表示:“有感情經驗者更能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去設計營銷”。
再比如,上海某家老字號發布的一項人才招聘啟事,是這樣寫的:年齡40歲以下;擁有三年以上紡織行業工作經驗和本科以上學歷;具備基本的英語讀寫能力;對于慣用左手者條件可適當放寬。
應聘者認為存在“右手歧視”,而該公司負責人解釋說,“左撇子智商更高,創新思維能力更優于右手者”。
什么時候招聘條件,變成了如此“靈活多變”、讓人不可捉摸的“玄學”和“理想主義”,讓人沒辦法準確判定到底適不適合這個崗位,能不能勝任?
如果一家公司開始通過不著調、不清晰甚至有些超出常規的條件去選聘人才,這樣的公司必定對崗位人才的定位及其模糊,勸你還是少碰為妙。
3
奇葩條件背后
是老板的獨斷專制
前不久,朋友去面試一家小公司,回來就跟吐槽,面試剛開始時雙方談得都很愉快,到了最后HR竟然問他身高多少,他也沒多想,很老實地回答有175CM,結果HR立馬變臉,告訴他回去等消息。
當天下午就被通知面試沒過,朋友忍不住問了被否的原因,HR竟然說老板招人有個硬性條件:身高不能超過他的身高。
可老板身高只有165CM,朋友調侃道就算自己縮幾公分,也入不了對方的眼。
這的確讓人難以想象,如此奇葩的條件背后,其實是老板價值觀和個人狹隘的胸襟在作祟,不看應聘者的實力和能力,反而在招聘條件中處處顯擺優越感,這樣的老板,必定獨斷專橫。
曾在網上看過一則新聞,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的學生小江,暑假的時候想找一份兼職,去某蛋糕店應聘時,該店老板以生肖相沖為由把他給拒了。據了解,來店應聘的人不少,其中許多都是因屬相不合被拒。
這樣的招聘事件隨處可見,因屬相把人拒之門外的老板,格局也高不到哪去。
老板的價值觀如何,完全在招聘環節的條件設置上就能體現出來,一個格局小的老板,招不來優秀的人才,一個優質的人才,也不屑與這樣的老板為伍。
一家在外就奇葩彰顯的公司,背后勢必沒有正確的人才觀托底,作為職場人,學會識別背后的潛在風險,盡量規避,才能將精力時間鋪在更高的目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