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智商都低的人,如何在華為活下來?
請用微信掃一掃
分享
作為一個普通情商和普通智商的人,在華為苦苦奮斗了10+年,我一直都在思考一個問題:在一個企業,像我這樣的低情商普通智商的人靠什么生存呢?有些感悟供大家討論~~
01
態度!態度!態度!
做對事情第一原則就是要端正態度,無論是主管安排一個工作,還是跟主管日常溝通,或者在周邊部門的交流,都能夠給予正向的響應。
很多人喜歡用“跪舔”這個詞,我覺得這個詞太消極和陰暗,不卑不亢地服從在大多數時候更能夠獲得別人的尊重與認可。主管給你安排一個工作,最期望聽到的響應是“好”,后面加上你的完成日期。如果有困難,“好”后面加上你的工作計劃和可能存在的問題分析。
02
持續學習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一直保持開放學習進取的心態。
ICT技術/行業,公司產品/流程/解決方案/方法論/新名詞日新月異及內部分工精細化,每個人既有的知識顯然不夠,只有保持持續學習才能跟上公司崗位發展需要。
提升技能,開拓眼界,補充新知識,跟蹤時事等等都是需要付出時間。尤其是公司那么多領導都很愛學習,他們不時地講一個理論/方法/概念/術語等等,要能夠聽得懂,就算拍個馬屁,也要確保不拍在馬腿上。你的主管或者領導說一個層次很高的事情,被你一接話,就變low了,是不會留下很好的印象的。
03
自省與改進
上面提到的學習本省也是一種自省與改進,首先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然后有意識的學習,算是智商的發展。
這里我想講的更多的是自身性格缺陷的改進,算情商的發展。普通情商的工科男大多數是內向的,很多甚至是害羞和自卑的。比如我自己就是從一個內向自卑的人發展過來的,以前,為了讓自己能夠在大眾面前可以說話,我總強迫自己在各種場合發言。首先能夠發言鍛煉膽量,然后學習有條理地發言,然后有說服力地發言,然后……
雖然性格各方面有一定的改善,但是在生活中本質還是容易暴露,在生活中就沒有那么注意了。
04
執行力
執行力我想不用說太多,每次在規定的時間內保質按量地完成主管交代的工作和自己應該做的工作,這樣的人通常不會很差。
在華為每個人都面臨壓力,你的主管也面臨他的主管給他安排的工作,他可能會轉給你或者幾個人,或者需要你提供一些支持等等,完成主管安排的工作就是對主管最好的支持,沒有什么比提升執行力更能獲得主管的賞識。
05
為什么不如你的他得了B+
A)工作量不飽滿。工作不飽滿不是好現象,如果覺得最近比較閑,最好主動找主管申請點工作做。
B)態度不好,把握不住火候,凡事要講個123。主管覺得你服從度不好,給你下任務你挑刺,給你安排工作你挑肥揀瘦,主管決定收拾你一下。
C)做事拖拉,執行力不到位。一件事情第一次問你完成如何?不要等第二次再問,趕緊完成去匯報結果。第二次問你,已經向你要結果了,第三次問你,很不耐煩了。如果中間確實有困難,要在主管問你前匯報困難和你的解決方案或者求助。
D)績效完成不好。績效完成不好也不是得B的必然理由,主要是跟大家來比較,如果大家都完成不好,也有一個ABC排序。
E)理解力欠佳。跟同事溝通和跟上級部門溝通,無法理解意圖,在做技術正確的事情但是策略錯誤。
F)表達力不足。本來自己內心很清楚,說出來就是讓人摸不著頭腦;或者能夠用一句話總結概括的,卻用10句廢話去解釋;或者應該用10句話來詳細闡述,卻反復用一句來總結。
G)周邊反饋不好。經常跟周邊部門吵架,導致大家對你有意見。
H)內部合作性差,經常有同事在領導面前說你的壞話,而且很多人一起說,主管有時候去驗證,還真有些小問題。
06
如何跟主管打交道
A)出色地完成你主管交代的每一項工作。
B)認真了解公司動態,行業動態等,在飯桌上主管講講公司行業見聞時,你能夠把握火候地補充一些見解,在飯桌上沒有什么比輕松地對話更讓人愉悅的。老實人要避免拍馬屁,刻意拍馬屁讓人反感。
C)送禮嗎?通常你的主管看不上你送的東西,更不可能為了你那點點東西喪失原則。但是出差休假,帶點小特產大家一起吃吃,既自然又能表達你的心意。
D)在海外,沒有家屬大家比較寂寞,放假期間大家一起做做飯,或者玩玩游戲,或者出去走走,有利于拉近你跟主管和團隊的關系。
E)不要當眾頂撞你的主管,不管他的表現有多么愚蠢。
07
如何看待你的“奇葩”主管
我遇到的主管有限,遇到的“奇葩”也不多,每個主管有正常的時候也偶然有“奇葩”的時候。
我先說說我對“奇葩”主管的理解。為什么他成為“奇葩”,除了少數心理異常的人外,大多數主管是心理正常的,只需要把你的主管當做正常的經濟人來看待。
他有自私的行為,這種自私主要來源于他的績效和上級的壓力。這些壓力迫使他做出“奇葩”的舉動。
比如公司裁員了,他的團隊要裁掉2個人,他這個時候就要找“奇葩”理由來完成上級指標。比如有個上級對你不滿意,考評給你B,他要執行上級團隊的意見,沒有辦法去違背,但是又不想告訴你這個是上級的決定,就編一些你認為奇葩的理由跟你溝通。
再或者,你的主管,突然要求你完成一件你認為極其奇葩的任務,這個可能是他要向上級展現績效。再不然,就是面臨上級的壓力,要做出一些成績,病急亂投醫,讓團隊急于去做一些匹配上級意圖的工作。還有,比如上級領導覺得這個團隊工作戰斗力不強,你的主管可能要求你們平常加班都9點后,周六加班半天……
如果你站在這個角度去看待你的主管,有時候的奇葩,你也覺得可以理解,畢竟他也要在企業生存。大家都不容易。
08
為什么“受傷”的總是你
在一個團隊中,如果你覺得你是那個被另眼相待的人,確實是一件令人窩火和沮喪的事情。對于低情商的人而言,這個時候表現會比正常時候更加差,因為有了心理負擔,甚至覺得主管不喜歡你,在這個環境中會處處受到鉗制。
但是,正是在逆境中,更需要采用正向思維,不要把問題歸為奇葩主管,因為至少這個團隊里面還有ABC人等,為什么給了你B,而別人是A和B+。
你真的做到了我前面提到的自省嗎?
先找到自己的短木板,制定學習與改進計劃,跟你的主管溝通,聽取他的建議,并發表自己的改進計劃,表明自己的態度,希望能夠在他的幫助下做得更好。
退一步,為什么這個奇葩主管只對你另眼相看,跟奇葩的主管相處本身也是情商的修煉,也是一種能力的體現。
再退一步,如果你真的努力改好了,也沒有得到認可,那支持你換個團隊,但是,在這里遇到的問題,如果沒有解決,別處也可能重演。
我見過在一個環境里做得不好,換一個環境做得很好的人,我見過屢次換部門都是被虐的,我見過屢次提醒不改進的人,我也見過對自己的控制要求非常高的人。通常自制力很強的人能夠在各種環境中適應。成功的領導身上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自制力很強。
09
工作中的“實”與“虛”
很難去定義哪些工作是實的哪些是虛的,比如在研發工作中,軟件編程、硬件電路設計等可以歸為實的一類工作,而組織文化建設、團隊氛圍提升相對可以歸為虛的工作。
而從另外一個角度看,面子工程歸為虛的,里子工作可以認為是實的。做出來向別人展現的成果的是虛的,聚焦主流業務的基本工作是實的。大多數工科背景的HWer都是務實的多,務虛的少,而因為過于務實而導致不知道如何去展現自己的成果最終影響考評比比皆是。
我剛進入市場的時候,我的主管就說過于理性,太務實也不好,要虛實結合。對于基層員工來講可能還是以實為主以虛為輔,對于基層管理者可能要求虛實結合,更高層管理者可能是以虛為主以實為輔。
具體到個人根據業務需要,比如做網上問題解決的研發同事,你的網上問題處理如果領導不知道,可能影響對你的價值評價,要知道主動匯報,通過郵件、總結、口頭、案例等等各方面展現自己的成績。對于行銷的見客戶寫紀要,抄送領導,寫總結,獲得信息及時與周邊相關人分享等等。對于組織要推送近期的大型活動、項目成績、喜報等等。組織在擴到組織的影響力,個人也要擴大個人的知名度。
有些工作是你自己安排去做的(實),有些事情是做出來給別人看的(虛),兩者結合。
10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
看起來像心靈雞湯,但它確實有普遍的適用范圍。
我舉個例子說說我的感受。那年公司開始裁員,我剛進入市場,做一個小產品產品經理。在代表處這個產品沒有中方客戶經理管,客戶都是一些分散的小客戶,也還沒有成立綜合系統部統一管理。我作為中方員工帶著本地客戶經理,跟客戶混得很熟。因為我跟客戶比較熟悉,售后的問題搞不定,項目經理會來找我去找客戶一起挨罵,其他產品經理搞不定的問題會來找我幫忙推動,商務經理會找我帶著一起去談條款等等。反正什么臟活累活我都干,不管跟我有沒有關系。
就是這樣,跟客戶交流的過程中積累了經驗,了解了售后交付知識、公司流程、商法條款等等。雖然后來最終沒有轉身成為客戶經理,但是那段時間是我成長最快的歷程,基本掌握了比較系統的市場項目運作和客戶打交道的能力。在我后來的工作中,這些幫助非常大。
11
堅持正向思維
這里說的正向思維是積極思維的意思,就是聚焦解決問題的思維。
在華為的磨礪中讓我迫使自己養成正向思維的模式,甚至應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通過我自己的經驗來看,堅持正向思維,尤其你針對那些內向的兄弟們,會積極影響你的生活,心態,工作,能夠讓你更加快樂地奮斗和在逆境中成長。
比如,在工作中,主管給你安排一個工作,你首先要想的是如何完成這個任務、遇到的困難如何解決。
如果你首先想到的是困難,這樣的思維是無法達到組織的期望的,而這樣的溝通交流,會讓主管對你工作態度形成負面印象。
再打個比方,你的主管跟你溝通,你這次考評是個B。如果你自己臆想為什么給你打B,臆想是不是被黑了,是不是對你有意見,是不是其他同事拍馬屁了,是不是上次吃飯沒叫他得罪他了……
這樣的思維只會讓你陷入自己的思維不能自拔,對解決問題一點幫助都沒有。
如果用正向思維,想想應該怎么解決這個問題,你的目標是下一次不再得B,你的解決方案可能有,先跟主管溝通了解得B的原因及不足,下次改進,跟主管溝通如何能夠達到他的期望等等,然后努力去達成主管的期望。
12
我們為誰工作
為公司工作:我們出賣腦力和勞力,從公司獲得回報,等價交換,我們給公司帶來正向收益,從公司獲得匹配的報酬,幫助公司成長,自己也跟隨公司成長,形成正反饋。
為主管工作:以前一個主管經常說,我請你們吃飯,感謝你們為我工作,這樣說其實并沒有錯。很久以前有個老專家說,我們在華為如何成功?首先要幫助你的主管成功,你主管成功了,你才有可能成功。這也是一個正反饋。
為自己工作:我們通過跟公司交換得到了物質回報,支持自己和家人的生活,你自己的工作做好了,家人獲得更多的物質支持。這也是一個正反饋。
主觀上是為公司工作,客觀上是為自己。但是在工作中對為誰工作的認識決定對待工作的態度。如果我們能夠認識到這里面無論是為誰工作,都是一個正反饋,我們就明白應該怎么對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