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怎樣做好員工培訓,避免背鍋?
請用微信掃一掃
分享
編輯:人力君
作者:李正治
來源:績效俱樂部(ID:jxjlb8)
全員培訓的理念=高層的重視+中層的認識+員工的配合。
——人力君
完整的培訓體系設計過程相當復雜,想要做好并不容易。
那么一個優質的員工培訓體系應該包含哪些方面?今天這篇我將跟大家分享培訓體系的構成以及工作方法。
培訓體系構成及工作方法(上)
培訓體系構成主要有三個層面:制度層面、資源層面和運作層面。
制度層面:培訓管理系統、培訓的制度與流程;
資源層面:內部講師隊伍、培訓課程體系、培訓資料庫、員工培訓檔案;
運作層面:培訓需求、培訓計劃與預算、培訓組織與實施、培訓考核與評估。
由于培訓體系這個部分的內容比較多,我會分成兩次與大家分享,這次主要介紹培訓體系建設的前兩個層面:制度與資源層面。
第一個層面:制度層面
制度層建設主要包括:培訓管理系統、培訓的制度與流程兩個方面。
1. 培訓管理系統建立的目的是籌建企業的培訓管理機構并有效分工,貫徹企業全員培訓的理念。
關于培訓管理系統,方才我們說的“貫徹全員培訓理念”是有一個公式:全員培訓的理念=高層的重視+中層的認識+員工的配合
從高層領導的角度來看,企業負責人對培訓體系的理解和重視程度,是內訓體系能否良好建立和成功運作的核心要素。
從企業中層及基層領導的角度來看,要明確培訓并非萬能,有很多問題光依靠培訓是沒辦法完成的,培訓是幫助作用而不是決定作用。
從員工的角度來看,要讓員工感受不到培訓對工作的壓力,將培訓作為本人的需求。
把握住這3個角色的定位,讓全員參與到培訓中,也就促使企業培訓管理機構建設并有效分工,讓培訓不再是人力資源一個部門的事情。
2 .制度層建設的第二個內容就是:建立培訓制度與流程。
培訓制度其實是確定培訓的資源,例如:
確立培訓小組的權責
確立內部講師選拔和激勵制度
確立員工課程體系建設的方法
明確員工培訓檔案的管理機構
相應的培訓考核、激勵和獎懲制度
考慮培訓的風險
培訓流程主要包括:培訓需求、培訓計劃與預算、培訓組織與實施、培訓評估。
第二個層面:資源層面
資源層建設主要包括:內部講師隊伍、培訓課程體系設計、培訓資料庫、員工培訓檔案四個方面內容。
1 關于內部講師隊伍建設,我們可分為工作流程、培訓制度、選拔制度和激勵制度四個重要模塊來說。
1、培養師的工作流程
(1)培訓機構篩選的工作流程:
搜集機構名單 →進行機構資質評審 → 評價機構能力 → 談判 → 簽訂合作協議 → 入庫
(2)培訓師選擇與課程采購流程:
確立主題 → 審查課程大綱 → 小組面談 → 試講試聽 → 簽訂合作協議 → 入庫
(3)內部培訓師培養工作流程:
確定資格標準 → 進行TTT培訓 → 旁聽學習 → 參與講課 → 試講認證 → 合格后入庫,成為企業內部培訓講師
2、培訓師的培養制度
一般從專業理論知識、實際工作經驗、授課經驗和技巧、教材與工具、良好的溝通與表達能力、自我學習能力、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積累案例和資料的方法、掌握前沿問題、擁有培訓的熱情與愿望等方面進行培養。
3、內部講師的選拔制度
從高層管理者、中層管理者、技術骨干、具有一技之長的員工中進行選拔,也可選拔政治素質、業務素質、身體素質、心理素質高的員工。
4、培訓師的激勵制度
(1)等級課酬——課酬設計的關鍵
對于管理者而言,設定一個合情合理的給付水平
對于內部講師而言,拉開優劣的檔次。講到這個地方,再深入跟大家講一講課酬設計的方法
(2)課酬設計的方法
確定基本課酬標準,即每小時授課費,這是課酬的基數。可以參考外部講師的課酬情況,并結合本企業的薪酬水平,確定一個相對合理的標準。
設計加權系數
依據講師個人職位的不同,確定不同的職位系數;
依據講師級別的不同,確定不同的級別系數;
設置授課效果考核系數;
設置與備課、講授有關的系數。如:學歷系數、新舊課程系數、原創系數等。設置這些系數的出發點是按勞付酬。
綜上所述,課酬計算公式:
培訓課酬=基本課酬×課時數×難度系數×考核系數×職位系數×級別系數
(3)機會優先
可優先參加外派學習
可報銷相關教材、資料、培訓用具
同等條件下,可優先晉級、晉職或加薪
為內部講師全身心地投入培訓工作創造一切便利條件。
2 培訓課程體系是對培訓課程的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培訓課程的設計、培訓課件制作、講義編寫等內容。
其需求主要源自于兩個方面,一方面來源于公司戰略,尋找目前企業的人員能力差距或不足,進行有針對性的課程設計,另一方面來源于一線工作人員,從其工作的共性問題、困惑、效率提升點之中深挖需求并開發培訓課程。
3 培訓資料庫的建立能沉淀知識、經驗傳承、內部分享,方便課程開發級員工自我學習。
4 建立員工培訓《培訓學分制》
按照課程的重要性擬定課程的得分系數
按照崗位,擬定培訓積分要求
建立詳細的員工檔案,作為員工管理的依據。
重點要掌握培訓體系建設的兩個層次——制度層次以及資源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