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職場,要敢于談錢
請用微信掃一掃
分享
當新人初入職場時,還不敢談錢,甚至恥于談錢,總會以讓步薪資的方式,來獲得自己想要的工作。但是恰恰相反敢于談錢,才是每一個成熟的職場人必備技能。
本文從新人實例出發,循序漸進,闡釋了“職場人,應當勇敢談錢”這個話題,希望能對你的職場生涯有所助益~~
作者 | 進擊的苯
來源 | MBA智庫 ID:mbalib
前段時間,一個90后女孩在某平臺發布了一張與老板的聊天截圖:
姑娘說因為疫情,因為熱愛這個城市,自愿放棄工資,然后還對領導表示了感謝。
領導只是輕飄飄地回了她一個OK的手勢。
女孩把聊天截圖發在了某瓣小組內,說是當代年輕人的浪漫主義。
萬萬沒想到,她的這種做法卻招來了無數網友的怒懟。
有人說她是工賊,是被洗腦的“走狗”;
有人說既然那么“偉大”,不如來免費為自己打工。
其中有這樣幾條評論:
毫無疑問,這種自愿放棄工資的行為,挑戰了太多人職場人的底線。
她認為放棄應得的工資是一種浪漫主義,但這種浪漫,卻可能會讓她的同事陷入兩難境地。
是該附和,還是拒絕?
附和,就放棄了本應到手的薪酬,生活可能陷入窘迫之中。
拒絕,卻要考慮是否會被別人看不起,被領導記恨。
即便有些人可能當下不需要為錢發愁,可以不在乎地放棄一些利益。
但對于絕大多數打工人而言,工資就是他們辛勤勞作的回報,也是維持生存的唯一依靠。
我們不能只顧自己的一時沖動和自我感動,讓他人陷入困境。
作家連岳曾經說過:“不談錢的人,永遠不會成熟。”
職場談錢,才是對他人、對自己最好的尊重。
01
職場談錢
是對同事、同行最好的尊重
前段時間,奧迪汽車的小滿廣告“涉嫌抄襲”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原創者“北大滿哥”被廣大網友力挺,希望他能獲得自己應當得到的道歉和賠償。
隨后奧迪官方立即下架視頻,并責成其廣告創意代理公司進行了處理。
“北大滿哥”也通過社交媒體發布了聲明,表示已將這個小滿作品的文案進行了免費授權。
他強調商業訴求不是自己的目的,希望這次事件可以讓更多的人對內容原創更加關注。
看上去是皆大歡喜的結局,卻引發了大家激烈的討論:
廣告公司、品牌方以及代言人都能夠獲益,為什么作為原創者、被侵權者,卻放棄法律帶給他的權利,免費授權,概不談錢?
這更像是原創者的一種妥協,而這個先例一旦打開,其他的原創者在被侵權時,他們的利益該如何得到保障?
一個行業的興衰,不僅取決于消費者,更取決于從業者。
只有付出能獲得相應的報酬,從業者才會愿意積極付出,行業才會變得興盛活躍。
如果回報小于付出,從業者也將變得難以生存,行業只會變得衰落。
曾經看過一個故事:一個商人去勞力市場招工,開出月薪2000,有兩個人都想應聘。
一個說給1800就行,另一個就說給1600就行,就這樣你爭我搶。最后其中一人將月薪降到了1000,被商人雇傭。
后來,商人再來招工的時候,就只愿意開出1000左右的工資了。
惡性競爭,導致整個行業變得低迷,工人收入變得越來越低,生活也越來越艱難。
堅信付出就應當有回報,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行業才會蒸蒸日上,行業中的個體才能獲得與付出相近的收獲,才能變得更有動力,更愿意努力去拼搏。
因而,勇于談錢是對整個行業的保護和激勵。它能激發所有從業者愿意共同為這個行業付出,保證行業內從業者的合法利益,這也是對同行最好的尊重。
02
職場談錢
是對領導最好的尊重
朋友小偉,畢業三年,從小職員做到部門經理,從月薪3000,到年薪30萬,很得領導賞識,據說今年可能會升為副總。
前兩天跟他一起吃飯,我向他請教是怎么做到的。他告訴我,找領導“談錢”。
剛進入公司,熟悉了工作流程,能完成工作任務后。他就去找領導,問:
公司內月薪5000的員工,需要做到什么程度?
領導回復了他,于是他有了明確的目標,不斷地提升自己,達到了要求,工資也漲到了5000。
他又問領導,月薪10000匹配的要求是怎樣的?
就這樣一次次跟領導談錢,一次次在領導的回復中提升自己。三年過去,他的能力不斷提升,為公司創造了很多業績,順理成章地成為了部門經理,薪水漲了10倍。
他說:每一次談錢,都把野心展示給領導,也知道了領導的期待,就這樣一步步,能力上來了,收入也就上來了。
勇于談錢的人,有野心,愿意增長自己的能力,獲得更多的價值,希望在這個公司更進一步。
任正非曾說:“我希望我的員工能夠對錢產生饑餓感。”
只有一個對錢有饑餓感的員工,一個敢于談錢,敢于為錢付出的員工,才會更認真更投入地去工作。
曾在知乎上看到這樣一個帖子:
公司招了幾個實習生,面試時問他們薪資問題,都說自己不在乎錢,只想做自己喜歡的事,工資多少都沒關系。
然而,工作一段時間后,這些只談理想的實習生陸陸續續都離職了,因為他們覺得對工作沒了熱情。公司又只能重新開始招人。
理想可能改變,熱情難免退卻。當激情褪去之時,和自己創造的價值水平相當的工資,才是激勵一個員工正常工作的保障。
作家亦舒曾說:“我們終身唯一持久的愛和興趣,不過是賺錢。”
跟員工不談錢的領導不是好領導;跟領導不談錢的員工,也不是好員工。
勇于在領導面前談錢,是一種態度,一種承諾,是對工作負責的表達,是對領導最好的尊重。
03
職場談錢
是對自己最好的尊重
曾經我是一個不在乎錢,羞于談錢的人。就像那個自愿放棄薪水的姑娘一樣,覺得生活不止是金錢,不止眼前的茍且,更多的是詩和遠方。
換了幾份工作,都沒談過薪水,只是覺得自己喜歡,能夠生存就行。也從來沒有找領導談過漲薪,都是默默地被動等待,所以工資漲得很慢,也沒有什么存款。
然而,當我開始戀愛、結婚,買房子還需要父母拿出半生積蓄;房貸車貸讓生活喘不過氣;有了孩子,卻無法給她好的生活質量時。過去的我是如此可笑,后悔充盈了我的內心。
才明白,放下面子,努力賺錢,才是成年人最大的體面。
我開始學會在職場談錢,跟領導談漲薪;找工作的時候,跟對方談薪資。
現在的我,在職場付出努力,換取一份還不錯的薪水。略有存款,不擔心生活的變故。
李笑來曾經說過:“絕大多數人都是一樣的,到了一定年紀都逃脫不了金錢的束縛與限制,都是到了不得已的時候才開始重視金錢,那“慘淡的結局”其實從一開始就注定的。”
這個社會很現實,沒有錢寸步難行。衣食住行是基本需求,疾病、意外更是需要大筆金錢。
每個人的生命都只有幾十年,每天辛辛苦苦地上班,忙忙碌碌,大多只是為了讓自己,讓家人過的舒坦一點,富裕一點。
談錢并不丟人,對自己的時間、服務定價,是每個人的權利,別人可以不尊重你的生命和時間,但你絕對不能不尊重你自己。
還記得樸樹在跨界歌王中被主持人問為什么來參加節目,他的回答是:說實話,我這一段真的需要錢。
有人說:有錢,就可以不再受生活的苦;有錢,就可以去想去的地方見想見的人;有錢,就有了面對一切艱難險阻的勇氣。
只有生活無憂,手有余糧,才能不慌不忙,才能追求自己的理想。不辜負自己的辛勞,別忘卻自己的夢想,勇敢談錢,才是對自己最好的尊重。
寫在最后
康涅狄格大學的莎倫·貝克博士,曾經做過一個這樣的實驗:
讓80名大學生把手伸進冰水里,看他們能忍耐多久。
人員分成了4組:第一組,當感到疼痛時,用積極的話來鼓勵自己;第二組,承諾每忍耐4分鐘便給2美元;第三組,用鼓勵加金錢承諾;第四組不采取任何措施。
結果,忍耐時間最長的是鼓勵加金錢的第三組,364.35秒,其次是承諾給錢的第二組。最差的是沒有任何措施的第四組,只有110.10秒。
金錢,對于絕大多數人而言都是那么重要,是堅持工作、學習的動力,是生活的基石。
羅振宇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合法掙錢,是世界上最體面的生活方式。”
現代商業社會,能創造多少價值,就得到多少回報,這是最美妙的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