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集團是行業(yè)內管理比較領先的民營企業(yè),但是,人力資源部經理卻為了培訓的事情一籌莫展。精心準備的培訓方案上報審批,被老總束之高閣、沒了下文;轟轟烈烈制定的培訓計劃,卻得不到預算支持;好不容易“難產”出一次培訓,員工的積極性卻不高,培訓效果不明顯,公司的培訓業(yè)務一直“發(fā)育不良”。 而A集團正處于快速發(fā)展期,公司規(guī)模的不斷擴張,業(yè)務的不斷發(fā)展,相應地對人員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訓就顯得尤為重要,但培訓工...
對于員工培訓這件事,杉杉投資控股公司董事局主席鄭永剛承認民企在這方面的意識非常不夠,“我們所謂的利潤,都是人才培育投入很低形成的利潤,透支了未來,外企在這方面做得很好。” 汪春的經歷或可詮釋鄭永剛的觀點。入職惠普公司后第一件事,就是了解這片江湖中規(guī)矩——在這里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這也是公司新員工培訓的內容之一。 北方交通大學碩士畢業(yè)的汪春是2009年2月進入惠普公司的,之前他曾經在一家民營I...
IBM :"魔鬼"訓練,為員工描繪學習藍圖,將素質教育日常化 有人稱IBM的新員工培訓是"魔鬼訓練營",因為培訓過程非常艱辛。除行政管理類人員只有為期兩周的培訓外,IBM所有銷售、市場和服務部門的員工全部要經過三個月的"魔鬼"訓練,內容包括:了解IBM內部工作方式,了解自己的部門職能;了解IBM的產品和服務;專注于銷售和市場,以摸擬實踐的形式學習IBM怎樣做生意,以及團隊工作和溝通技能、表達技巧等。這期間,...
企業(yè)有錢是好事,老板觀念超前也是好事,觀念超前的老板花錢給員工培訓更是好事,但是,按照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任何好事做過了頭都會發(fā)生質變——企業(yè)培訓也一樣。 年頭時,一位企業(yè)的董事長找到我說:姚老師,你來給我的干部洗洗腦吧,否則我不累死也都快被氣死了!于是,我們就簽署了一份時間為半年的培訓項目合約,并設計了一份干部培訓課程表。為保證不影響生產,每周培訓兩次,每次半天一節(jié)課。董事長還特別提了一個要求:每次培...
我前段時間去麥當勞培訓,培訓完給他們的市場總監(jiān)交流培訓的心得,我說培訓是一個系統(tǒng)的工程,他對這個觀點非常的認同后來他告訴我一組數據我也感覺到有點驚訝,我知道家樂福對店長的培訓投入是很高的,一般家樂福的店長要經過20個月的培訓才能正式的上崗,每個人的培訓費用都在上百萬以上,家樂福的店長相當于一家企業(yè)的總經理,有這樣的培訓力度是可以接受的。但麥當勞的培訓力度更大,他們一個餐廳經理的誕生,需要花費至少20萬...
一位老板聽了買了一張某培訓公司的學習卡,聽了幾堂課后,頗受啟發(fā),就找到我說:想在自己企業(yè)內部也建立一個“員工教育培訓體系”。我去看過他的企業(yè)后,就建議他千萬千萬要慎重,最好是暫時不要搞,就是要搞,也要看菜吃飯、量體裁衣,以免流于形式。 原來,他的企業(yè)現在不過300人,年產值也就2000萬都不到,但基礎硬件資源還不錯,屬于那種已經過了發(fā)展期但沒有真正發(fā)展起來而提前進入了調整期的企業(yè)。在他的企業(yè)里,我問過做了...
很多公司把培訓接待的重點,放在了講師身上,而不是學員身上。我就有過,因為卻之不恭,培訓結束回家時,“左手一只雞,右手一直鴨”的經歷。尤其是很多內地的國有企業(yè),更是如此。他們忘記了,誰是買單的人,誰是客戶!。對講師接待差一點,講師能說什么呢?講師是來服務的,來掙錢的,不是來顯擺的。可學員是來聽課的,在餐飲,在住宿,在教室布置等各個方面,不尊重學員的感受,影響了學員的學習,那不是本末倒置了嗎?就象你把保姆...
2010年7月6日,在上海中建大廈,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隆重舉辦了“中建八局網絡教育平臺啟動儀式”,標志著該局正式啟動網絡教育平臺。該平臺由上海時代光華教育發(fā)展有限公司提供,旨在為8萬多名中基層員工提供近800門課程的在線學習機會。會后,我們對中建管理學院上海分院楊永秀院長進行了采訪。 《培訓》雜志:請您介紹一下中建八局培訓的歷史和現況。 楊永秀:職工教育培訓工作從我局成立起便開展起來了,已有20多年的...
培訓評估體系能夠對企業(yè)的員工培訓有整體的掌握,有效地控制培訓成本支出。 亟待解決的問題 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企業(yè)面臨的競爭也日益激烈,許多國內企業(yè)開始認識到人才培養(yǎng)對于改善經營、提高企業(yè)市場競爭力的重要作用。于是,它們紛紛投入大量的人財物資源對企業(yè)員工進行內部培訓,以期達到理想的效果。 但是,隨之而來的問題更讓管理者頭痛。對于許多花費不菲的培訓項目,當問及受訓員工培訓成果時,得到的回答往往...
2009年以前,我們公司的培訓方式只有一種——以師帶徒,即新員工報到后,先指派一名老員工輔導新員工,待其逐漸掌握技術后再獨立工作。但新引進的生產線建成后,因為技術與設備的升級,原來的老員工不能勝任新生產線的要求,于是公司決定讓新員工按工種分配方式,集中去同行業(yè)企業(yè)學習半年,學習期滿后再安排工作。新問題卻出現了:經過培訓的新員工,經常發(fā)生生產事故,開始我們以為這是由兄弟企業(yè)和我們的設備不太一樣所致,然而...
- 6419
- 2 職場勵志故事1646
- 1451
- 1239
- 1229
- 1216
- 1130
- 1108
- 1065
- 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