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年前的一天,市民韓某與某公司簽訂了一份勞動合同,雙方約定合同期為15年。但在合同簽訂3年后,公司便通知韓某不用來上班了。理由是:韓某無編制、無檔案。就在雙方“互無瓜葛”數年后,2005年,韓某提出了勞動爭議仲裁申請,要求公司給予補繳社保費并支付生活費…… 2006年2月初,青島市李滄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對一起勞動爭議糾紛案件作出了裁決:被申訴人青島某公司為申訴人韓某補繳1997年9月至2006年1月的社會保險,并向韓...
退休后繼續在企業上班,與企業間是否還存在勞動關系?如果被辭退,是否可以得到經濟補償?日前,江蘇省無錫市濱湖區法院審結的一起勞動爭議案件對此作出了否定的回答。一退休工人索要經濟補償和加班工資的訴請被駁回。 何某出生于解放前,2004年何某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后,在原單位辦理了退休手續,之后又找了一份工作,新單位每月也支付何某費用。2006年底,由于新單位通知何某不要再來上班,雙方產生爭議。何某于2007年3月曾向勞動部...
杜某系某企業職工,2007年12月中旬,由于母親生病住院需要護理,向用人單位提出辭職。2008年1月10日,杜某發現工資卡里沒有11月份的工資,給用人單位打電話詢問才得知,因為在工作期間,由于改換鉆頭生產出了不合格產品,單位扣除了他1809元的工資。 杜某認為由于改換鉆頭生產出了不合格產品不是他的責任,不應當由他賠償經濟損失,用人單位更不能一次性將他一個半月工資都扣除了。因此,杜某申請仲裁裁決被訴人返還扣除的1809元工...
未續簽合同,期間也未提供任何服務,處于待崗狀態的王某在合同期滿近一年才想到為自己爭取“權益”,這份遲到的“請求”能得到認同嗎?北塘法院受理并依法駁回了王某的訴訟請求。 1998年4月3日,王某與保安公司簽訂了勞動合同,期限是2006年1月1日至同年12月31日。合同簽訂后,王某就被公司派至機械公司做保安。2006年10月中旬,保安公司撤離機械公司,王某暫時處于待崗狀態,此后他再沒去保安公司上班。保安公司支付王某工資到200...
【案例】 張先生是某合資企業的銷售人員,與單位簽訂有無固定期勞動合同。盡管企業對其非常器重,但張先生還是萌生了跳槽到其他企業拓展業務的念頭。不久,張先生聯系了另一家公司,并承諾10日內到該公司報到上班。隨后,張先生向合資企業書面提出辭職申請。合資企業對張先生的辭職并無異議,但要求張先生工作1個月后再離開。張先生為兌現與另一公司的承諾,在提出辭職請求5日后,即到另一公司報到上班。合資企業發現后,幾次要求...
為什么不能簡單說節日加班拿“四倍工資” 案例:劉先生是上海一家機械廠的老職工,十多年前就與單位簽訂了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但工資數額一直未有書面約定。劉先生目前正常出勤的月工資是3500元。 今年元旦,他到單位加班。后在一張報紙上看到有“元旦等法定節假日加班,員工應獲得四倍工資”的說法。他想,自己的日工資是:月工資收入÷21.75天(月計薪天數)=160.92元。既然元旦這天應拿“四倍工資”,意味著當月除正常工資外,可...
經濟性裁員的內涵 簡單的講,經濟性裁員就是指企業由于經營不善等經濟性原因,解雇多個勞動者的情形。對經濟性裁員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理解: 第一,經濟性裁員屬于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一種情形。 在市場經濟中,用人單位直接面對的是市場競爭,為更好 的適應市場需求,使企業保持一定的活力,用人單位必須在用人方面形成“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體制。為此,勞動合同法規 定,在滿足一定條件下,用人單位可以單方解...
1、試用期長短應如何掌握? 根據勞動部《關于實行勞動合同制有關問題的通知》,合同期限在六個月以下的,試用期不得超過十五日;勞動合同期限在六個月以上一年以下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三十日;勞動合同期限在一年以上兩年以下的,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十日。 2、勞動者要求解除勞動合同應履行哪些程序? 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超過三十日,勞動者可以向用人單位提出辦理解除勞動合同手續,用人單位...
天津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介紹,實行中夜班津貼補助制度是用人單位對中、夜班職工付出額外勞動的一種補助。對于用人單位不支付或低于標準支付中夜班津貼的行為,工會組織可以按照《勞動法》《勞動合同法》規定,代表勞動者要求用人單位改正,也可以撥打勞動保障咨詢服務電話,向勞動保障部門舉報,由勞動保障監察部門責令用人單位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還應按照應支付金額50%以上至100%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實行集體合...
就上述咨詢,律師解答如下: 勞動合同約定的違約金,指的是勞動合同中約定的在用人單位或者勞動者違反了勞動合同中有關約定時,應當向對方支付的賠償金。它是現代民法體系中為實現誠實信用原則、保證合同履行而發展出來的。違約金是依法強制違約方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貨幣的一種經濟制裁,一般在合同的約定條款中注明。這些特殊的標準源于社會弱者的“身份”認定,是以特殊身份來決定利益的分配,使這種分配結果有利于具有“弱勢身...
- 6419
-
2 職場勵志故事1646
- 1451
- 1239
- 1229
- 1216
- 1130
- 1108
- 1065
- 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