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是聯想持久發展的根基
請用微信掃一掃
分享
一、聯想文化建設的認識論:企業文化是聯想保持長遠發展的根基
從1984年11月創辦以來,經歷了無數狂風暴雨的洗禮,聯想已經探索并形成一些關于企業管理和企業發展的基本認識。
聯想關于企業管理和企業發展有個著名的“屋頂圖”模型。
聯想企業管理的“屋頂圖”
聯想把管理看作一間房子,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屋頂,指的是運作層面的管理,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等價值鏈的各個環節,這部分對于不同行業、不同企業都是不同的,就是聯想也必須是年年要創新。這是企業之間競爭的前沿,你在價值鏈的任何一個環節,每推出一個新的策略,競爭對手立刻就會跟上,稍一疏忽,必然落后。
第二個部分是圍墻,指的是流程管理,聯想把運作中的一部分進行了規范化、科學化,形成了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的管理等等。不同的行業、企業雖然還有不同,但已經有了相當層面的共同基礎。和國內同行相比,聯想在這部分具有競爭優勢。
第三部分是地基,指的是企業的運行機制、文化建設等更深層次的內容。一般來講,不管是哪個行業,好的企業本質應該是相同的。在中國,由于市場經濟的環境不成熟和認識方面的原因,使大多數企業在這個部分的建設顯得薄弱。
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聯想一方面在運作層面不斷創新進取的同時,另一方面不遺余力地加大機制改革和文化建設的力度。
現在,股東、董事會、管理層權責分明的法人治理結構已經建立。“管理三要素”中“建班子”和“帶隊伍”的一系列做法保證了各級領導班子的團結和高效;包括認股權證在內的一系列物質和精神的激勵方式,促使廣大員工擁有責任心,中層干部有上進心,特別是集團已經培養了一批為聯想事業而獻身的有事業心的骨干力量。集合在一起形成了一支經得住狂風暴雨錘煉的“斯巴達克方陣”,這是聯想最為寶貴的財富。
這就是聯想管理的“地基”部分。這堅實的地基正是聯想百折不撓的原因,是聯想核心競爭力的所在,也是聯想和同業相比最有優勢的地方。
聯想要實現的是持續高速發展。要實現高速,就要根據千變萬化的競爭態勢在運作部分不斷推出正確的競爭策略,靠的就是堅實的“地基”。要實現持續,更要完全依靠堅實的“地基”。目前,聯想老一代的創業者和奮發有為的年青領導人能夠成功地完成交接,關鍵是由于聯想有一個良好的機制和優秀的文化風范一一也就是說有一個堅實的“地基”。未來,聯想將不斷通過機制改革和文化建設來砸實地基,辦成一個真正的百年老店。
二、聯想文化建設的方法論:企業文化螺旋式發展理論
聯想在文化建設的過程中,結合國際上先進的企業管理和企業文化理論,形成了一套獨具特色的企業文化建設方法論,其中“企業文化螺旋式發展模型”是聯想文化分析重要的理論依據之一。
企業文化螺旋式發展模型是國際上先進企業文化理論在聯想的發展,是聯想在企業文化整理的過程中,聯想廣大員工積極參與討論和貢獻智慧,逐漸形成的聯想人所熟悉的一種企業文化理論。
分析企業文化不能回避三對基本矛盾
企業在處理外部環境適應和內部資源整合過程中的各種問題時,一些方法由于卓有成效而受到反復強化和使用,逐漸被大部分成員共享而變成了企業的文化。
從本質上看,企業文化是企業解決問題的一套基本方法或根本原則。所以,分析企業的文化,首先就要從分析企業的基本矛盾著手。
我們認為:管理的本質就是協調各種矛盾,管理的過程也就是不斷地將企業中的惡性問題變為良性的問題。盡管企業面臨諸多的矛盾,但企業管理至少要解決好3對基本矛盾。企業基本矛盾的分析,為構建企業文化模型和進一步分析企業文化提供了假設前提。
分析角度 基本矛盾
企業環境 “內部運營”和“外部發展”之間的矛盾
管理過程 “靈活自主”和“過程控制”之間的矛盾
企業發展 “長期效益”與“短期效益”之間的矛盾
企業發展中的3對基本矛盾
企業文化有4個基本導向
如果將“對內一對外”、“控制一靈活”組成2個維度,在這個2維度的基礎上就可以派生出4個象限。如果每個象限都代表著一種文化導向,我們又可以把企業文化分為4個基本導向:目標導向、規則導向、支持導向、創新導向。
“過程控制”與“靈活自主”,“外部發展”與“內部運蕾”對于企業來說都是必要的,它們之間的關系都是對立統一和相輔相成的,只是企業在不同時期對它們需要和使用的程度不同而已。每個企業的文化上都存在4個導向,在不同歷史條件和階段下呈現的強弱程度也不同,并且4個導向都具有自己相對的關聯特征。
關聯特征文化導向 注重方面 相關要素
創新導向 開放系統 學習、嘗試、風險、自主、進取
目標導向 理性目標 客戶、指標、計劃、業績、價值
規則導向 內部過程 紀律、流程、制度、信息、服從
支持導向 群體關系 團隊、共享、培訓、參與、協作
4種文化導向的關聯特征
企業文化發展方式呈螺旋式上升的趨勢
企業是發展的,企業文化也是不斷變化的。企業文化一方面要關注和支持企業當前的生存,另一方面還要為企業長期發展提供持久的動力。
一般而言,企業文化在企業的不同發展階段,呈現出不同的導向,企業文化的發展都遵循著一種螺旋式上升的路徑:創新(創業)導向一一目標導向一一規則導向一一支持導向一一高層次的創新(創業)導向的階段,以此來進行企業文化的不斷演進,推動著企業管理一步一步地邁向更高層次,并形成螺旋式上升態勢。
企業文化螺旋發展模型
任何一個追求持久發展的企業,隨著自己的不斷成熟,遲早都會完成一次4種文化導向的循環,都要開展新一輪文化導向旋轉的歷程,在發展中不斷地演繹自己文化的生命軌跡。
任何一次文化導向的循環和遞延,都不是簡單意義上的文化輪回和重復,而是在更高起點上的文化進化和文化提升。追求持續發展的企業總是在適當的時候,積極地推進自己的文化不斷地向更高層次發展。
三、聯想文化的螺旋式發展歷程
聯想人剛開始打天下的時候,既不懂市場,也不懂管理。這個時期聯想面對的是關系到能否生存的競爭壓力,充滿了創業的決心,也充滿了克服一切困難的拚搏精神。聯想人敢于嘗試和開拓,拿出了“研究員站柜臺”的勇氣和魄力,聯想人嘴邊常說的話是“用戶就是我們的皇后”。從此,聯想人把“誠信”看得最重,“寧可喪失金錢,決不喪失信譽”。
在當時的環境下還表現出來的一種非常堅定的目標導向:那就是“目標一旦制定,輪番沖殺,不達目標誓不罷休”。我們經常用“把聯想漢字系統由二等獎變為一等獎”的故事來鼓舞員工要敢于拚搏和不畏艱難,樹立一種“把5%的希望變成100%的現實”的創業進取精神。當時我們非常注重質量觀和效益觀,我們強調:“質量就是企業的生命”,“只認功勞,不認苦勞”。
路走順了,就要想想怎么為長跑做好一些準備。聯想開始講“管理三要素”,講如何“建班子”、“定戰略”和“帶隊伍”。我們還講“做事三原則”、講“溝通四步驟”、講“處理客戶投訴4準則”等等。一切“圍著目標”轉就逐漸轉變成了“圍著有規則轉”,從目標導向變成了規則導向。我們向規則要“精準和效率”,希望人人都能夠“嚴格、認真、主動、高效”,于是把很多事情都放到一個個流程制度里去規范它。比如用“入模子”來統一新員工的價值觀,比如把總經理室的溝通變成固定的“早餐會”。
當公司發展越來越大,部門也越來越多的時候,聯想人開始更多地講團隊意識,告訴員工“小公司做事,大公司做人”的道理。要求大家多講相互支持,提倡“互為客戶”的理念,要求員工“對內協作,對外謙和”;推行矩陣式管理模式,要求各部門之間互相配合,資源共事。“親情文化”也是在這個階段提出來的,開始實行“稱謂無總”、倡導“平等、信任、欣賞、親情”。這時的企業文化也開始從規則導向向支持導向過渡。
現在的聯想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面臨新的挑戰,創業精神又一次回歸成為今天聯想要重點倡導的企業文化。聯想成立之初時候,我們面臨的是能否突出重圍、能否生存下去的問題。今天的聯想已經在國內市場取得了一定的優勢,業務也已經發展壯大,因此我們今天提倡的創業精神也有了更新的含義,那就是我們正在倡導“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居安思危,從頭再來”的危機意識,“堅持學習與開拓,在可承受的風險內大膽嘗試新事物和新方法,持續改進工作”的創新意識,要求我們的員工“做崗位的老板,象發動機一樣工作”。
”作為聯想集團的發展目標之一。經過17年的發展和摸索,聯想、已經形成了一個“以人為本”的聯想文化體系。
在世紀之交,經過三年的戰略規劃和文化整理的工作,新聯想、新戰略、新文化都逐漸明朗。聯想的使命、遠景和核心價值觀構成了聯想文化的核心內容。
聯想的使命
企業的使命告訴人們:“企業為什么存在”,企業存在的理由或價值,員工在這里工作的意義。使命宣言是非常有力的工具,能把所有員工聚集到一起,并激發他們向使命前進。從成立之初聯想就有著非常明確的使命感,聯想就是一個使命驅動型的公司,并且隨著聯想的發展,聯想的使命得到了逐漸提升。
聯想的使命可以概括為“四為”:為客戶、為股東、為社會、為員工。
為客戶:聯想將提供信息技術、工具和服務,使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更加簡便、高效、豐富多彩。概括來說就是,讓科技走近大眾,走近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和工作。所以,聯想的首要使命就是通過聯想提供的信息技術、工具和方案等服務,幫助人們改變自己的生存和生活方式,做先進生產力的代表。
為社會:服務社會文明進步。聯想不會忘記,在聯想不斷發展壯大的17年里,是社會、是大眾給了聯想最多的關愛,聯想能夠回報社會的應該是一個誠信的聯想、一個有責任感的聯想,推動社會文明的進步。聯想以自己不斷增長的業務為基礎,為社會貢獻越來越多的稅收;聯想將積極參與科技、教育、環保、賑災、體育等各種公益事業;聯想提供先進科技產品,為社會的進步做出自己的貢獻。
為股東:回報股東長遠利益。聯想是股東出資設立的,保證股東的長期利益同樣是聯想的使命。公平誠信是聯想生存之本,對投資人,更要保持公平誠信的原則,這是對投資人權益的最好保證。
為員工:聯想的未來就是大家共同的未來,聯想的宗旨是與員工共同發展,為員工創造發展空間,提升員工價值,提高員工的工作生活質量。
“創造發展空間”就是提供更有價值、更廣闊的舞臺。“提升員工的價值”體現在員工的素質和能力方面的提高,只有員工素質能力提高了,才能創造更高的價值。聯想將為員工提供更高質量的培訓和進修機會;“提高工作生活質量”指逐步改善工作環境,改善員工工作福利,加強辦公信息化程度,提高工作效率等。
聯想的遠景
遠景告訴人們“企業是什么”,告訴人們企業將做成什么樣子,是對企業未來圖景的一種期望和描述。只有清晰地描述企業的遠景,員工、社會、投資者和合作伙伴才能對企業有更為清晰的認識。一個美好的遠景能夠使人們發自內心的感召力量,激發人們的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未來的聯想應該是:高科技的聯想、服務的聯想、國際化的聯想
“高科技的聯想”意味著聯想在研究開發上的投入逐年增加;研發人員在公司入員的比重逐漸提高;聯想產品中自己創新技術的含量不斷提升;聯想研發領域不斷加寬、加深,尤其是要逐漸從產品技術、應用技術向核心技術領域去滲透;技術將不僅僅是為聯想產品增值,使其更有特色,也同時將成為聯想利潤的直接來源。
“服務的聯想”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個方面是服務(包括信息服務和IT系統服務等)將成為聯想業務支柱之一;另一方面,聯想的每個員工都要有很強的客戶意識和客戶體驗,每個員工都應該有充分的服務意識。
至于“國際化”,聯想的目標是:10年以后,公司20%~30%的收入來自于國際市場,公司的管理水準達到國際一流,公司具有國際化發展的視野和與之相對應的人才、文化等。
在企業發展的早期,聯想通過遠大的理想的凝聚和激勵員工,今天聯想又再一次把公司的未來遠景描述清晰,極大地振奮了全體員工的工作熱情和干勁。
聯想的核心價值觀
核心價值觀告訴員工“我們應該怎么做”或者“什么對我們是最重要的”。聯想的核心價值觀經歷了長期積累和演變,現在已經得到進一步明確和豐富。聯想集團經過系統整理和反復論證,現在確立了4條聯想核心價值觀:
聯想的核心價值觀:服務客戶、精準求實、誠信共享、創業創新。
聯想核心價值觀的模型
服務客戶:服務客戶是聯想的首要價值觀,因為聯想的最重要的使命就是為客戶創造價值,聯想將要成為一個服務型公司。聯想和聯想人的價值在于擁有客戶,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服務,讓客戶獲得超出期望的滿意。聯想人把技術、產品和方案作為服務客戶的手段,在全員中樹立一種“客戶至上”的意識。“我們的存在取決于我們能否找到自己的客戶,我們的價值取決于我們能否滿足客戶的需求”。
為了做好服務客戶,聯想人注重客戶體驗,走進客戶,傾聽客戶的聲音,認清客戶的真正需求。聯想人提出“客戶的問題是我們工作最重要的出發點”,“誰貼近客戶,誰就是指揮棒”。聯想人以客戶的需求為設立目標的依據,完全從客戶的角度來提升能力和素質,提升服務質量。
精準求實:聯想能夠取得今天的成就,從管理和做事的方法來看,主要得益于聯想人能夠“以事實為依據,用數據來說話”,“樂于發現問題,勇于面對現實”。
企業經營管理既是藝術的,更是科學的。聯想人以科學的態度對待每一項工作,“注重目標可衡量性和計劃的可操作性”;聯想人以求實的精神對待每一件事,“尊重規范和標準,紀律嚴明”,養成“認真、嚴格、主動、高效”的做事風格。
誠信共享:在股市上,在客戶心目中,在合作伙伴的眼里,聯想集團是一個以誠信著稱的公司。“誠實做人,注重信譽;坦誠相待,開誠布公”是聯想人最基本的道德準則;“取信于用戶,取信于員工,取信于合作伙伴”是聯想人的待人之道。
作為一間“以人為本”的公司,聯想集團在企業設計和目標設立時充分考慮到了所有員工的發展和員工的主人地位,努力做到“把員工的個人追求融入到企業的長遠發展之中”。今天,聯想正在進一步塑造“平等、信任、欣賞、親情”的親情文化,有效地降低企業管理中的尊重成本和信任成本,激發了聯想人的工作激情和工作效率。
誠信為企業經營之本,共享為企業經營之魂。通過公司內外的利益相關者之間“分享遠景,相互協作,共享資源,共同發展”,把“以人為本”的企業經營理念在聯想變為鮮活的現實。
創業創新:曾經,老一代聯想創業者創造了“把5%的希望變成100%的現實”的拚搏精神,也把“每一年,每一天,我們都在進步!”的進取信念融入了新一代聯想人的血液之中。
今天,創業精神已經在新一代聯想人身上得到了繼承和發揚。雖然公司做大了,聯想人意識到“創業永無止境”,還要“開源節流,創新奮斗”,還要保持危機意識,放下以前的成就,要充滿激情和拼勁,永不滿足,勇于拚搏,不斷超與自我。
聯想是把員工看作聯想主人,像主人那樣對待自己的工作,不希望員工成為“螺絲釘”那樣發揮作用,而要像“發動機”一樣主動工作,并堅持學習與開拓,靈活應對各種挑戰和變化。
過去,聯想人常把聯想看成一個“沒有天花板的舞臺”,今天聯想人則把聯想當作了一個“創業者的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