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職業的女人最難嫁?
請用微信掃一掃
分享
早前,有熱門網站針對80后網友發起一項投票:“什么職業的女人最難嫁?”結果不出所料,反應熱烈,有過半的人將票數投給了演員,遙遙領先的還有法醫,而記者也占到兩成的票數。由此可見,在年輕一代的心目中,職業帶給婚姻的門檻還是存在的,尤其是那種專業性越強的行業,不管她們身上籠罩著什么光環,總是帶有一定的距離感。
個性獨立、眼光高
在很多人心目中,要說起最難嫁出去的一類女人,女記者肯定是位列第一的,而不是這個投票中的第三位。著名記者閭丘露薇在接受采訪時,就一針見血地點出女記者之所以難嫁的緣故:個性太獨立,太要強。
在中國男性傳統的觀念里,一個工作時間穩定、有固定假期和各種福利、社會關系簡單的女性最適合結婚,譬如教師、公務員。然而記者工作時間不確定,接觸的人三教九流,經常在外奔波。女記者更是如此,職業的需要讓她們沒有更多時間顧及工作以外的事情,還容易染上男人眼中的不良習氣,比如抽煙、喝酒、舉止潑辣、會講黃色笑話等等。在男士看來,這樣不可愛的女人,還是當個朋友好過當老婆。
但在年過三十的女記者肖妮看來,這些都還不算最緊迫的問題,眼光越來越高才是最重要的障礙。肖妮姿容姣好,雖懂抽煙喝酒,也算是美女一枚,卻跟部門過半數的適婚女性那樣,保持單身姿態,用她的話說,“不僅僅是別人對我敬而遠之,也是我太過挑剔。”肖妮之前談過兩個男友,其一是大學同學,對方畢業后當了公務員,朝九晚五的穩定生活導致其早早就催促肖妮完婚,但肖妮卻覺得自己的生活不僅僅如此,拖延再三后,男方怒不可遏地分手了,迅速找了位剛畢業的藥劑師,據說現在兒子也上幼兒園小班了。第二位則是公司同事,肖妮以為自己終于找到事業上的堅定戰友,兩人的話題也比較多,相處很輕松,但漸漸發現對方實在太吊兒郎當,而且工作越久越怨聲載道,于是便輪到自己受不了提出分手。
后來,肖妮跟姐妹們總結分手經驗,其實都不是對方太差,而是自己的標準提高了,工作這八年來,接觸了太多成功男士,眼光的開闊使自己把擇偶標準定得更高,總覺得伴侶應該更有社會地位或者具備獨特個人魅力。而自己在工作中的不斷提升,也讓個人價值觀有了變化,譬如肖妮以前在中學時常幻想日后要跟心愛的人生一隊籃球隊,大學畢業前半年還憧憬以后要到東南亞某小島度蜜月,但工作以后,她發現自己寧愿照顧寵物也不想光顧婦產科,而夢想中那個小島早早就因采訪去過,一點都不浪漫,來往的都是些腹大便便的巨賈高官。從外因到內因,“難嫁”這頂帽子就準確無誤地扣了上來。
職業帶來的先天恐懼感
投票榜上第二位和第一位,都是專業性質極強的職業,大家對法醫的觀感就是手術刀和尸體,對演員的直覺就是亂七八糟的娛樂圈和“潛規則”。從一個普通人的角度來說,能跟這些不“不吉利”和“不干凈”的東西隔離開,才是貫徹其普通人生的最直接辦法。
但事實上,這不過是片面的感覺而已,女法醫的感情生活沒有大眾想象的水深火熱。小蘇大學時就讀某軍醫大,在幾年前的一次中學同學聚會上,帶了幾張上解剖課的圖片惡搞同學,結果讓幾位男生當場面色大變,中午飯也吃不下去,當時就有女同學湊上來說,你這樣別嚇跑男朋友啊!小蘇心想自己這個玩笑也開大了,但卻不認同這種論調。據說他們法醫學系的學姐們家庭生活都很美滿(正所謂的薪高糧準福利高),男人們不可能僅僅因為自己面對特別的工作環境而產生“歧視”吧,加之女法醫的交際圈子也比較有職業特性,醫生或者警察都對這樣的工作性質很包容。如今她在讀研究生,一年后畢業,到時還是希望自己能成為為數不多“出現場”的女法醫,而在感情方面,小蘇與牙醫男友向來穩定,嫁不嫁只是一句話。看來,網友的擔憂也是過剩了。
另外,從事演藝事業的女性,在某種程度也是被“妖魔化”了,去年的艷照門事件和愈加發達的狗仔隊事業,讓公眾對演員的美譽度降低不少。但這樣想其實是不公平的,該行業從事者眾,也不乏德藝雙馨者,不能因為某些個別事件就將其一鍋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演員也不過是一份工,不會人人都成為明星,也不會每個女人都選擇攀高枝,或者為了事業、為了影迷不結婚的。
其實,以前也有一個調查,顯示女人難嫁,除了職業原因,還有更大的自身問題,一種是家里條件優越,父母非常寵愛,父女,母女關系不但親密而且很好的女生,她們從小就受到無微不至的關懷,但成年以后要找一個“毫無血親”關系的配偶,難免諸多挑剔。而另外一種則是內向女生,她們不敢、不想、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得感情。
后記
以前的說法是,年過三十的“剩女”最怕別人談婚論嫁,也最怕人家以關心的口吻詢問自己的婚事,有的開始自我封閉,不愿在婚姻問題上采取主動態度,在工作以外的時間,喜歡獨處,生活圈子變得十分小。更有人產生了逆反心理,把擇偶標準提得更高,更加精挑細選,一定要符合理想要求,否則寧缺勿濫。其實,女人的生活就算真的暫時遠離婚姻,還是可以很精彩的,最在乎的是,你個人本身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