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失業就是社會的失敗
請用微信掃一掃
分享
在中國 ,物價之高早已是世界聞名。就拿深圳來說,雖然說產業工人的工資從當初1500元調整到3000多元人民幣,這已經是中國最高了,但是,相對于房地產價格從每平方3000元漲到2萬來說,但這漲的1500元對于動輒100多萬的房價來說,無疑是杯水車薪。而土地財政造就了高地價,高油價造就了高物價,而高地價、高物價又間接地造就了高房價和高房租,高房價之下,不管你是選擇買房還是租房,都很難再有機會相應號召去拉動內需了,這就直接地抑制了消費。
抑制消費就難以拉動GDP。對于壟斷企業而言,效益不好隨時可以漲價,所以,我們看到今年水電油氣等不停漲價。但對于占了企業總量90%的中小企業而言,卻沒有這種專利。隨著外單明顯減少,內需受到強烈抑制,很多的加工廠根本無法存活下去。就拿一個500人的小型工廠來說,本來以前一個月可以賺30-50萬,但每個人多發1000元,加上原材料價格一路瘋,再加上各種盡人皆知的隱性成本,整體運營成本大幅增加,工廠基本沒有利潤了,但是產品又不能像壟斷企業那樣漲價,500人的工廠就只能眼睜睜地跨掉了,于是500個家庭就沒有了經濟收入。
再說個體工商企業主,目前能說賺錢的基本沒有,這有兩個原因,一是高房價導致場地租金沒完沒了的暴漲,二是內需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制,百姓手里根本沒錢消費。很多人高價租了鋪子,裝修一搞幾十萬沒了。在高房價的作用下,房東還磨刀霍霍,持續漲租,不交就封鋪,一封鋪就只能拉橫幅維權,一維權就有人出來強勢維穩,典型的惡性循環。
一個普通工薪階層的人失業了,背后只是面對一個家庭,而一個老板失業了,受影響的是一個群體。一家企業倒閉了,員工們可以選擇另一家,而一群群的企業都倒閉了,一群群的家庭都沒有了經濟收入,請問:還有人敢開著豪車擺闊、掛著首飾逛街嗎?前幾天,深圳一寶馬車主不就是光天化日之下在車管所的停車場被人劫殺嗎?
有老板才有企業,有企業才有希望,老板們的大量失業就是整個經濟社會的失敗,這是一個最簡單的市場邏輯。再說,振興中國經濟的決不是壟斷企業國營企業,不信就看看這些壟斷企業壟斷了幾十年,做出過什么好產品大品牌沒有?滿大街跑的還不都是日本車、歐洲車?手里拿的還不是諾基亞和蘋果?而中國的民營企業不過才短短的20、30幾年時間,產品已經遍及世界每一個角落,就連倫敦奧運會都不例外,其影響之大,亙古未有,非任何一個壟斷企業國營企業能比也。
老板失業將是整個社會的失敗,這句話絕對不是為老板而吶喊,任何一個失業的老板都不會到沒飯吃的地步,很多人都是在經營好家庭之后才去經營事業的。所以,建議大家也不要空談什么轉型升級了,做點實在的事情吧。落后產能除了淘汰之外,還可以改造和提升的。所以,調整產業政策,為中小企業松綁減負降壓,不要竭澤而漁,殺雞取卵了,讓中小企業活下去,讓民企老板不失業,這才是整個社會的希望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