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前兩天公司干部大會上,在我負責的九個小組里,我要求每個小組都討論一個問題:管理者的惰怠行為。當時,在每個小組討論時我都問“在座的有沒有惰怠者?” 沒有一個人站起來說自己是惰怠者,我想大家肯定都不會認為自己是惰怠者。那我們換一個問法“我們的管理者有沒有惰怠的行為?”肯定有。那能不能把管理者的惰怠行為討論出來,然后每一位管理者再對照惰怠行為來照照鏡子。查鈞在小組討論完后,問了所有小組成員“在座的能夠保...
你有沒有以下這些狀況:面對問題時,毫無頭緒,不知道從哪里開始思考?跟別人闡述一件事,很難組織語言,無法表達清楚?組織安排某些任務,往往東一頭西一頭,不成系統(tǒng)?如果你有類似這些問題,說明你缺乏了一種思維模式,就是“結構化思維”。作者:陳慕妤 來源:陳慕妤ID:chanmuyu什么是結構化思維?所謂結構化思維(Structured Thinking),就是指面對不同的難題時,能夠把零碎的信息,進行系統(tǒng)化的思考,從而系統(tǒng)制定行動...
2022年,有些行業(yè)存在太多的不確定性,不確定性中有一件事是確定的,就是每個企業(yè)的小環(huán)境、每個領導自身的領導力建設和組織力建設。這在不確定的大環(huán)境下是一個可確定的事情,哪個企業(yè)能夠生存下來,哪個企業(yè)能發(fā)展好,完全是由每個企業(yè)的領導力和組織力所決定的。我小時候特別喜歡讀中國的“四大名著”,所以圍繞“四大名著”談論領導力和組織力的提升,我覺得是特別有意義的一件事。我覺得中國文化的精髓,甚至很多管理的精髓在...
沒有取得成功的人,他們不是沒有努力過,只是他們把太多的精力投入到了短期突破上,而不是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上。不是習慣驅動的成功,終將成為過去。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成長上限。當成長上限出現(xiàn)時,首要任務是打破成長上限,否則其他努力都是徒勞的。很多成長上限是假上限,只要用心,假上限都可以被打破。往上走會很辛苦,但越往上走,對手越少,反而變得輕松了。工作懈怠的人,自以為輕松,其實身在低處,對手更多,競爭更殘酷。本文...
在這個不確定的時代,我們最常見的一種狀態(tài),大概就是「混亂」。每天狂轟濫炸的信息,讓我們時刻處于超負荷的狀態(tài)中;排得滿滿當當?shù)娜蝿蘸同嵤拢盐覀兊臅r間切割成碎片;縈繞在腦海中的念頭、煩惱、焦慮,讓大腦感到不堪重負……跟這個復雜的世界相比,我們的大腦,有時候靈巧得令人驚訝——比如,它可以高效協(xié)調160億個神經元,產生復雜的集體智能和自主意識,而這是電腦至今都無法實現(xiàn)的。但更多時候,它又顯得那么笨拙、遲鈍,...
在這個不確定的時代,我們最常見的一種狀態(tài),大概就是「混亂」。每天狂轟濫炸的信息,讓我們時刻處于超負荷的狀態(tài)中;排得滿滿當當?shù)娜蝿蘸同嵤?,把我們的時間切割成碎片;縈繞在腦海中的念頭、煩惱、焦慮,讓大腦感到不堪重負……跟這個復雜的世界相比,我們的大腦,有時候靈巧得令人驚訝——比如,它可以高效協(xié)調160億個神經元,產生復雜的集體智能和自主意識,而這是電腦至今都無法實現(xiàn)的。但更多時候,它又顯得那么笨拙、遲鈍,...
— 1 —樹干準確定位演講主題確定演講主題有三個標準。利他,有結論,有吸引力。一、利他先說利他。其實就是要有同理心,因為作為觀眾,他們最關心的問題只有一個,就是這個問題跟我有什么關系。所以,你就要站在對方的角度,去考慮他需要的是什么,他為什么要聽你的演講。舉個例子。很多人喜歡去李佳琦直播間,喜歡買他推薦的東西。為什么?因為他是從用戶的角度賣東西,不是從廠家的角度賣東西。比如,賣口紅的時候,他會說,“失...
世間無難事,庸人自擾之。我們之所以會活得這么累,是因為心里裝了太多無關緊要卻又極其傷身的人和事。生活中,難免有很多不盡如人意的事情,總會有很多后悔和遺憾,當我們非常失落,又無處宣泄時,很多人便開始“怨天尤人”。怨老天爺不開眼,怨他人沒有為自己做什么,卻不能冷靜下來,反省一下自己,這不僅是一種悲哀,也是一種愚蠢。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我們的第一反應是什么呢?我們是把責任推卸給環(huán)境和別人,還是首先想到的是...
今天分享的這篇文章,是關于對“學習”這件事的經驗和技巧。希望能幫到愛學習卻不那么“會學習”的朋友們~作者:張良計 來源:張良計之前有不少讀者告訴我,自己在工作之余買了大量的學習課程,也加入了許多知識社群,但依然沒有收到很好的效果。因此,今天我想把“學習”這件事單獨拎出來聊,和各位分享一些我的經驗和思考。為了系統(tǒng)說明這個問題,我用“樹”來做比喻,如下圖所示:我們學習知識的過程,和樹木的生長發(fā)育很像。它...
過去,我常常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我能擁有一根威力巨大的杠桿,我會選擇撬動什么?阿基米德很瘋狂,他想要撬起地球。而我想了很久,找到自己的答案:我不想用這根杠桿撬起地球,我想要的,是撬動人心。在生活中,我們和人打交道最多,和人相關的問題最復雜,了解人心悟透人性最難。撬動人心,能理解人性,掌握人生。怎樣獲得這根撬動人心的杠桿?把這個問題描述的更具象更清晰,就是:如何從別人的感情出發(fā),從別人的角度思考,將...
- 6419
-
2 職場勵志故事1646
- 1451
- 1239
- 1229
- 1216
- 1130
- 1108
- 1065
- 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