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直到畢業典禮之后,母親的病才逐漸好轉。雷試著給D公司打電話。被告知招聘工作已經結束了,所有新招聘的員工都已經到崗。“很遺憾,您只有再等下一次機會了。”可是雷等不了。家境清貧,臥病在床的母親需要家用,妹妹下學期的學費也還沒有著落。更重要的是,進入著名的D公司工作,是雷一直以來的夢想,這個“下一次”又是什么時候? 雷想了又想,開始了一系列的行動。 他首先給D公司主管人力資源的副總發了一封求職信,信中說...
而把道德缺失、社會浮躁等具有社會屬性的問題,以及由于個體單位內的比較不公等導致的職場通病,毫不吝嗇地“贈予”應屆畢業生,也多少有點妖魔化的味道。這種抵制性的詬病與社會需求的本真規律相悖離,與進步的時代必然造就的大學生進步的綜合素養相悖離。 筆者以為,“我”不要應屆畢業生,應該更多地從“我”的自身去尋求答案,而不應完全詬病大學畢業生。 首先,2000年至2005年,我國普通高校畢業生的人數分別是107萬、115萬...
是目的并不是發送盡可能的申請——而是接到電話或者面試安排。并且要知道其他人也在發送很多申請,所以按理來說你的求職信和簡歷可能會被和比以前更多的競爭者的求職信疊放在一切,逼迫你不得不更努力得使自己的求職信被注意到。 你可能已經說服了你自己,以你的情況用常備簡歷是有理由的。可能你不太善于寫作或者你辯解最好把你所有的努力都寫入一封有力的求職信而不是為每一個工作制定求職信。但是這種邏輯可能并不能讓你得到你...
類型一:“先就業再擇業” 近年來,高校畢業生壓力與日俱增,出現了一種“先就業再擇業”觀念。這對學校而言,可以提高就業率;對畢業生而言,可以增長社會經驗,選擇更適合自己的工作。 而對企業來說,他們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千辛萬苦招到單位需要的大學生,準備對其進行一番培養與鍛煉之后再提拔、重用,不料有些畢業生卻耐不住基層的艱苦與“寂寞”,工作不到一年便辭職了,企業的損失不言而喻。 類型二:“會做事而不會做人”...
所謂的“黑職介”是指未經過批準擅自從事職業中介活動的各種非法職業中介機構;違反有關規定,擅自擴大經營范圍,以及職業中介活動中的各種非法行為,特別是以信息咨詢、婚姻中介、房屋中介等名義非法從事職業中介的行為。 每年春節過后,由于全國各大中城市外地務工人員進城就業再次進入高峰期,加上各城市本身的待業人員,因此,二三月份往往是非法職介機構活動最猖獗的時候,這些非法職介利用求職者急于找工作的心理和“誘人”的...
(一)粉飾職位信息騙取勞動力 一些公司的確需要人力,但其職位照實說出來總是不能引起求職者的關注和推崇,可能連看都不會看上一眼,招聘者只能投其所好地將職位描述得美侖美奐,。招聘廣告上的職位大可以,而當你被賦予這種“美稱”之后才發現,它們不過是金玉其表而已:行政經理等于打雜的,市場總監就是拉業務的,財務分析師居然是保險推銷員……等求職者滿心歡喜地報到之后,才大呼上當轉而重回求職大軍,卻已錯過了最佳時機。...
(一)以招聘之名非法斂財 職業顧問指出,某些招聘企業利用很多求職者求職心切,在交保證金后沒等到上班,就告知其招聘職位已滿,錢也不會退還。更加隱蔽的收費還包括服裝費、檔案管理費、培訓費等等實際應該是用人企業承擔的成本。而求職者很少有能通過后期的培訓考核的,即使通過了,騙子也會用各種苛刻的工作環境和要求迫使求職者知難而退。 許多非法職介會向求職者收取"服務費"、"信息費"等等。求職者交錢之前,中介機構承諾招...
幾個月過去了,王麗仍沒有接到任何消息,她以為自己落選了。可沒料到,現已工作的她竟莫名其妙地成了一公司投資100萬元的“股東”,而且還被人告上法庭,并被法院一審判決對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未出校門卻先摔了“跟斗”。 NO.1找工作卻當了“替罪羊” 某高校畢業生王某按報紙上登的一則招聘廣告去某公司應聘,該公司要求她留下身份證復印件及照片后回家等通知。幾個月過去了,王麗仍沒有接到任何消息,她以為自己落選了。可...
- 6419
-
2 職場勵志故事1646
- 1451
- 1239
- 1229
- 1216
- 1130
- 1108
- 1065
- 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