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看著一年又快要過去了,同事們都風風火火地忙著歲前的沖刺,還有人在私下討論著年底的分紅。可這一切對Judy來說,卻好像渾然沒有關系,工作上也沒有激情。因為是新進員工,試用期還沒過,年底分紅拿不到倒也罷了,可關鍵是發(fā)現(xiàn)自己又一次的跳槽還是陷入了看不到前途的無底深淵當中。 最近,赫敦還接待了很多像Judy一樣存在職業(yè)困惑的職場人士,他們都在盤算著自己新的一年職業(yè)發(fā)展,不少人都在考慮跳槽問題。他們中的很多都已...
求職者在面試時,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你能說一說離開原單位的原因嗎?” 對于一些普遍性的原因,如:上班路途太長、專業(yè)不對口、結婚、生病、休假等人們都可以理解的因素,可以如實道來。原單位分配不公,領導頻頻換人等原因,都不可信口開河,更不可畫蛇添足,能回避的問題盡量回避,沒有問的事盡量少說,有時可來點“顧左右而言他”。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說得過多過分,聽者會產生逆反心理,反而對你的人品產生疑問。這樣,勢必...
我們不應該抱有“我必須為老板做什么”的想法,而應該多想想“我能為老板做些什么”。 全心全意、盡職盡責是不夠的,還應該比自己分內的工作多做一點,比別人期待的更多一點,如此可以吸引更多的注意,給自我的提升創(chuàng)造更多的機會。 你只是從事你報酬分內的工作,將無法爭取到人們對你的有利的評價。但是,當你愿意從事超過你報酬價值的工作時,你的行動將會促使與你的工作有關的所有人對你做出良好的評價,將增加人們對你的服務...
職業(yè)規(guī)劃指定時一定要思考的12個問題。 大學畢業(yè)生找工作越來越難,很多人發(fā)愁找不到工作,而我覺得是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工作,我們應該擦亮眼睛,撥開重重迷霧:什么工作是適合自己的?也許很多人只是覺得只要工資高,自己愿意干就行。但是大多數(shù)人還是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干什么,能干什么?這就是職業(yè)規(guī)劃的問題了。 在我們進行職業(yè)規(guī)劃時應該考慮以下12個問題 1、人生觀,價值觀的問題,我究竟想成就怎樣的人生,對我來說什么事重要...
最新薪資調查顯示,在2005年職場10大最具潛力高薪職位中,IT研發(fā)人員赫然躋身前三甲。據(jù)專家預測,他們的平均年薪達到8萬元左右。在IT行業(yè)誘人的高薪面前,許多人都希望通過職業(yè)培訓來實現(xiàn)自己進入IT行業(yè)、找到一份高薪職位的夢想。 需求催生市場,IT職業(yè)培訓機構如雨后春筍般應運而生。但是,由于現(xiàn)在國內的IT培訓市場還處于起步階段,難免會有一些商家盲目追求利潤而忽視培訓的質量。面對眾多的IT培訓機構及其培訓課...
“咦,怎么這么多人到點兒了都還沒來?”本周一上午9時左右,漢口某貿易公司的孫總走進公司一看,人還有三分之一未到,直到9點半左右,職員們才稀稀拉拉地來齊。面對從未見過的懶散局面,孫總很是納悶。在當日下午召開的例會上,遲到的“謎底”方被逐步揭開。 “最近……晚上老是加班,忙得太晚了,早上又太冷,起不來……”面對老總近乎嚴肅的質問,當日最晚來上班的小曾支支吾吾做“檢討”時,孫總笑道:“不對吧?那前段時間一樣...
跳槽還是不跳槽,跳槽的成本有多大,跳槽是成功還是失敗?這都是金融精英們無法回避的問題。事實上,對大多數(shù)金融人才來說,跳槽不會像電視中演得那么簡單:培養(yǎng)你的老東家會索要曾給你的各種“好處”,讓你的跳槽成本高達數(shù)十萬元。 跳槽成本多則數(shù)十萬元 國有大銀行是人才輸出重地,但他們不會永遠做“冤大頭”,最近幾年的銀行合同,多了許多制約員工跳槽的條款。員工假設要跳槽,先是從部門負責人到銀行領導“圍追堵截”,見員...
由情緒傳播而導致的負面影響不是員工情緒本身,而是企業(yè)對待員工情緒所做出的反應方式,這種對待情緒的反應方式被稱為情緒管理。 當前,和諧企業(yè)建設已經成為全社會的關注點,無論是經濟和諧、還是政治和諧,或是人際和諧,都需要“人”去推動它,最終和諧企業(yè)建設都需要重視情緒管理。 情緒管理不能對員工的消極情緒聽之任之,也不能對消極情緒進行嚴詞呵斥,最恰當?shù)姆椒ㄊ窍取皟A聽”后“換位思考”以贏得認同,一...
有難度,有干勁,有成就感 豐田考察管理者的標準是:有沒有讓部下在做“三有好工作”—“有難度”、“有干勁”、“有成就感”。 環(huán)境決定行動,有什么樣的管理環(huán)境,員工就有什么樣的行動。豐田之所以很強調“5S”,其實就是強調這種環(huán)境的力量,這就是豐田“人財”機制的操作秘密。 在豐田,每一個管理者都需要回答一個基本的問題,那就是:“你的下屬有多少時間是在從事有價值的工作,而不是浪費時間與資源?” 值得注意的是...
“五常”指仁義禮智信,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五常是上天授予人類的五種恒常不變的道德規(guī)范,也是上天授予人類的命,即天命,是人的本性。既是人的本性,便是每個人生來就有的。那為何現(xiàn)實生活中較少有人顯現(xiàn)這種美德?那是因為“性相近、習相遠”,一般人都受后天不良環(huán)境的影響沾染了不良的習性,從而掩蓋甚至泯滅了美好的本性。儒家思想認為任何人通過修身均有可能革除習性,恢復本性。通過修身恢復了五常,就能獲得圓滿的人生...
- 6419
-
2 職場勵志故事1646
- 1451
- 1239
- 1229
- 1216
- 1130
- 1108
- 1065
- 1008